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8.126.11
  • 學位論文

陽明入聖二變八階研究

指導教授 : 王財貴 先生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歷來關於陽明入聖歷程的探討,有所謂「前三變」、「後三變」之說,其中以錢德洪之首發與黃宗羲之祖述為代表,後代研究者亦多加以沿用。然筆者以為錢、黃二氏之說於「變」與「階」未再詳析,又何以陽明的後三「變」會層層昇進,直至「致良知」,亦未加以細部的說明,雖然後代的研究已以「因病立方」說釋之,然事實上還是未能窮盡陽明教法更易的本質因。因著這兩個問題,故本文展開進一步的探討。經由討論的結果是錢緒山與黃宗羲二人對於陽明聖學歷程的劃分,其所謂的「變」實有二義,即前三變的「變」所指乃是「歧出」,至於後三變的「變」所指則是同質之發展。此義蔡仁厚先生承著牟宗三先生已明確標舉而出。然筆者以為「同質」、「異質」均叫「變」,實易混淆,故在前人的說法上重作定義。我以「異質」來定義「變」,即「變」所指的是種「變易」、「轉折」,只要論及「變易」、「轉折」,便會造成空間上的不同趨向,如陽明的二變「泛濫詞章」、「出入佛老」便是其在依循道德進路以契入聖學過程裡的歧出與偏離。至於「階」所指的乃是種歷程上的發展,此種發展基本上是立足於同一個趨向上。而陽明的生命趨向全環繞在一個核心問題,即如何循著儒學以成就理想之人格。「龍場悟道」在陽明的入聖歷程裡,是個重大突破,但此種突破並不叫「變」,因其仍在儒學的範圍故,而之後教法的指導亦不叫「變」,因其全是同一心學方向的發展故。所以陽明契入聖學的進程,共歷經八個階段。分別是第一階:希慕聖學,第二階:庭前格竹,第三階:循序格物,第四階:龍場悟道,第五階:知行合一,第六階:默坐澄心,第七階:致良知,第八階:圓熟化境。 又關於陽明入聖後期教法更易之緣由,本文主依王財貴先生所提的良知二性--現在性與完備性作為探討之基準。陽明自「龍場悟道」後,確立了「心即理」為其教學宗旨。之後,他為了闡發此宗旨,先後提出了「知行合一」、「默坐澄心」、「致良知」等工夫教法。陽明心中知與行是相即的,他知知行工夫具完備性,故才說若真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 但在「知行合一」教法前期的表述上,他常先將知行分述,之後再合說,如此先分「兩端」再說兩者「一致」的表達,尚落於「分解說」中,未能直以「非分解說」來詮盡道德實踐的真實義蘊。然至「致良知」教,陽明在詮表「致良知」具完備性時,於一開始,便明言「格、致、誠、正、修是其條理所用之工夫,雖亦各有其名,而其實只是一事。」此種先說「一致」再分「兩端」的表述,表示此時的陽明是真能以相應的玄言,來表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間的互滲互透關係,並以「致良知」一以貫之。在「完備性」的掌握度上,「致良知」實較前期的「知行合一」工夫進一步。而「致良知」工夫之所以能時時刻刻施行,乃因其肯認良知現在,故工夫具有「現在性」。由是否具足「現在性」,便分判了其與之前「默坐澄心」教法,在「心即理」的教學宗旨下,孰才是究竟法。而由「致良知」工夫完整地具有「現在」與「完備」二性,這完全是與「心即理」傳統下心體既現在又完備的特質符合,毋怪乎陽明會說其無病,並以「聖人真血脈」、「聖人教人第一義」喻之。

關鍵字

王陽明 入聖 知行合一 心即理 致良知

參考文獻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 台北:學生 1984•8月增訂再版
《陽明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出版 1989•3
蔡仁厚《儒家心性之學論要》 台北:文津 1990•7出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 台北:三民 1997•10月增訂9版
王財貴《王龍溪良知四無說析論》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1•6 指導教授:牟宗三

被引用紀錄


陳泰西(2017)。宋明理學中「惡」之來源的探析——以朱子、王陽明、劉蕺山思想為討論重點〔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700266
許珮玟(2010)。王門後學工夫論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02695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