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6.54.63
  • 學位論文

巴赫第五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之詮釋報告

指導教授 : 林肇富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巴赫在1717年到1723年間,擔任柯登(Kothen)地方雷奧波德王子(Prince Leopold)的樂長,在這段時期,他完成了很多重要的器樂曲,例如平均率鋼琴曲集第一集(Das Wohltemperierte Klavier 1 Teil BWV846-69)、六首布蘭登堡協奏曲、三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及三首無伴奏小提琴組曲(Sechs Sonaten und Partiten fur Violine solo BWV1001-06),還有六首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這六首組曲的原稿已經遺失,作曲年代方面,也和巴赫其他大部分的器樂曲一樣,無法準確地判斷,目前只有兩個線索可以用來推測﹕ 一、 巴赫的妻子安娜•馬格達勒娜(Anna Magdalena)所抄寫的手稿譜,從筆跡與樂譜用紙來研究,大概是在1717-27年間所作。 二、 安娜與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一起抄寫的無伴奏小提琴曲中,附有這個標題﹕六首無數字低音的小提琴獨奏曲 第一卷 約翰•瑟巴斯倩•巴赫作曲 1720年 由以上這個年代推測,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應該也是在1720年左右完成 。 安娜的手稿譜封面,以「無伴奏」(senza basso)強調獨奏的特性,因為在巴羅克時期之前,大提琴多半都是與小提琴、魯特琴或木管樂器合奏。 「無伴奏」是這六首組曲與其他作品最大的不同,當時的音樂流行使用數字低音,巴赫採用了特殊的方法來創作這些樂曲,他在一條旋律線上構想出複音音樂或多個聲部同時進行,從而達到目的。但是,這麼作也讓演奏方面增添了不少的困難度,同樣地,對於聽眾而言,在理解方面也不是那麼的容易 。 這六首組曲包括兩首小調的組曲(第二號d小調和第五號c小調)及四首大調的組曲(第一號G大調、第三號C大調、第四號降E大調、第六號D大調)。 而這六首無伴奏組曲中,第五號和第六號分別有其特殊之處: 巴赫在第五號c小調組曲,採用了特殊調弦法(Scordatura) ,這是因為大提琴的正常調弦法不容易演奏c小調的幾個特殊的和弦,但是這樣的調弦法雖然變得容易演奏,在音色及音量上卻會造成不良的後果,因此在現代,已經少有人用這樣的調弦法來演奏了。這種調弦法在16、17世紀的魯特琴音樂上用的很多,而在小提琴及大提琴也有出現不少作品。在第四章中,將會討論到特殊調弦法在第五號c小調組曲的應用。 第六號D大調組曲是為當時的一種五弦(C.G.D.A.E)大提琴所作。這種大提琴稱作豪華琴(Viola PomPosa),是把大提琴加以改良,製造出適合演奏高音域旋律的樂器 。巴赫為這種樂器作了幾首曲子,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第六號D大調組曲。但是,隨著時間的推演,豪華琴漸漸為人們所淡忘,現在我們演奏第六號D大調組曲,都是使用四條弦的大提琴,原本在第五條弦(E)上的旋律,現在只能用(A)弦來拉奏,無形中增加了不少的困難度,成為六首組曲之中,技巧最難的一首。

關鍵字

巴赫 大提琴無伴奏

參考文獻


Anderson, Nicholas. Baroque Music:From Monteverdi to Handel. London :
Thames And Hudson, 1994.
Boyden, David D. The History of Violin Playing from its Origins to 1761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Violin and Violin Music.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Donington, Robert. Baroque Music:Style and Performance. London:Faber and
Faber, 198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