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115.82
  • 學位論文

臺北市立大直高中學生專題研究之歷程研究

指導教授 : 吳美美 黃明月 林珊如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圖書資訊學的研究,是為提高圖書資訊服務的品質,並提昇讀者之資訊素養。而完整的研究歷程,是培育資訊素養的良方。在台灣的教育體制下,多從大學才有相關研究課程的開設;而近年來有高中開設「專題研究」課程,讓學生進行一個完整的研究,由研究歷程中提昇資訊素養,增進學習內涵與興趣。高中生進行研究的情況、表現如何?這期間課程的安排、利用教育與圖書館的服務如何配合進行?是值得探討的議題。 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即在於:藉著大直高中學生進行「專題研究」課程,了解高中學生的研究歷程與其中之資訊行為,作為高級中學改進專題研究課程安排與圖書館讀者服務之參考。 本研究從高中生進行研究的角度,探討高中學生的研究歷程及其中的資訊行為。本研究先以小樣本的個案研究為前置研究,再以問卷調查法呈現量化的研究結果。前置研究以過程調查問卷及深度訪談,加以蒐集資料;以內容分析的方式分析整理相關資料。再依據前置研究的發現,設計問卷,以問卷調查法,普查大直高中高一同學的研究歷程與其中的資訊行為,作量化分析,以探討小樣本質性分析的發現是否為普遍現象。研究對象以大直高中高中部一年級學生為限。 研究結果發現: 一、大直高中學生的研究歷程並無顯著的固定模式,階段任務有循迴反覆的現象,亦非每個人都經歷庫爾梭的六階段資訊搜尋模式。 二、大直高中學生研究進行中的資訊行為 (一)高中生選定研究主題的考量因素以興趣為主。 (二)研究歷程中,各時程均有資訊需求。 (三)高中生進行研究時,其資訊搜尋資源以圖書館的圖書與網際網路上的網頁資料為主;在圖書館的資料搜尋方式以書架瀏覽為主,網路資源以入口網站的搜尋引擎搜尋網頁資料為主。 (四)資訊使用--如何處理所蒐集的資訊:有閱讀、做筆記、寫大綱、分析整理、吸收成自己的知識等。 三、高中生進行研究時常遇到的困難為:沒有時間找資料或閱讀資料,沒有時間好好進行研究;不知到從何處著手;蒐集所得之資料太少等。 四、高達七成的高中生表示:能否在課業與活動中勻出足夠的研究時間,是影響研究進行的主要因素。 最後,本研究在實務上的建議,從三方面來說明: 一、 專題研究課程宜在初期增加圖書館利用教育;並加強指導老師在研究方法教授上的研討;專題研究課程安排,宜有彈性;亦可與學科或選修課程結合;實施時程,也可以多做考量。 二、 圖書館服務上,宜提供資料庫的使用;充實館藏;建立學生專題研究資料庫;加強參考諮詢服務;增加資訊查詢區;並擴展館際合作層面。 三、 建立學校支援體系,整理可利用之資源地圖;印製學習手冊;建置研究小間;提昇校園學術風氣等。 而在進一步研究上的建議有:在研究方法上。質化研究的探索,可以更深入探討研究發現的這些現象背後的原因;而在量化研究方面,可以進一步探討分析相關變因。在資料蒐集方面,宜增加老師或學校行政人員的觀察訪談或問卷,以便與學生自己的表達相對照;而在研究對象上,宜擴及更多高中,以了解高中生研究歷程的普遍狀況。

被引用紀錄


鄭瑞南(2004)。從學生資訊需求及資訊尋求行為探討高中地球科學學習網站之規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004200713055757
楊千儀(2017)。專題式學習應用於高中地理實察課程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6-040120181555041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