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7.180.237
  • 學位論文

身體在畫面中的象徵性意涵

指導教授 : 蘇憲法教授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身體在畫面中的象徵性意涵 摘 要 在今日變動快速的時代裡,自我已被淹沒,且模糊不清,尋回自我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找到其在歷史上的定位,成為人們亟欲追求的目標,而這個與週遭環境交替作用的第一線--身體,即是一個重要的參考對象,「身體經驗」包含了時間、身體內外、以及與他人複雜關係的經驗,它無法用單一的視覺、角度、經驗來衡量或說明,值得我們深入探討和發掘。 基於對生命本體的關懷,與對時代社會的關切,「身體的象徵性」、「身體的意象」是為此次創作研究的主要重心,在此首先對於「象徵」這個名詞做一簡單的定義,將「象徵」與「符號」之間的異同作出比較,並分析「象徵」在藝術中的各種表現,以探討創作者的心靈意識,透過對西洋美術史中的相關派系分析,認識其中的象徵表現,其中針對最具代表性的兩個流派:「象徵主義」和「超現實主義」,探究其中的藝術思想,及其對象徵符號的運用方式。 本研究企圖藉由身體的外在形貌,如扭曲的肢體、拉扯的肌膚表面,來顯示外力在身體上的作用,並將人心潛在的意識、夢境和隱晦不明的情緒,穿越與我們極其熟悉且親密的軀體顯露出來;如圖示般的巨型頭像,將情緒強烈而暴力地投射在觀者眼前,使觀者無法迴避,似乎即將被畫面氛圍,以及所欲表現的情緒吞噬,正如存在主義中描述人類面對恐懼與心靈糾結,痛苦又無法解決時的那種焦躁無力的心理投射。「象徵性的畫面情境」是從超現實主義與象徵主義中的象徵形象與符號出發,利用神秘奇幻的光影,來營造如夢似幻的畫面場景,將真實的人體放置在詭譎幻變的場域裡,製造出衝突而超現實的情境,藉以傳達出人類生命裡的荒謬與虛幻,期望觀者能從作品中體驗到當今世代裡的人性與時代性。

關鍵字

繪畫 曾玉珊 象徵 意象 身體 油畫

被引用紀錄


邱玉晴(2004)。空間的存在與隱藏〔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004200712481390
林煊哲(2005)。繪畫中社會關懷與象徵手法的結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004200717021230
丁美華(2006)。象徵表現手法於公益海報設計之應用研究─以救助危機家庭及防治家暴海報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304200713330271
宋和興(2007)。耶貢•席勒女性裸體畫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204200815532250
范秋霞(2008)。浮光掠影–––光影下的女性圖像之創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80420091023210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