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6.87.126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文為演講音樂會要求撰寫之詮釋報告,內容首先概略性的敘述二胡藝術從劉天華以後的發展情形,以創作作品的角度切入。再則將演講音樂會所要演出的曲目作一細部的分析研究。曲目的選擇上,係以時間為縱軸,第一首選擇近代二胡藝術發展的奠基者劉天華(1895~1932)所創作的第一首二胡作品《病中吟》(1915);第二首是與瞎子阿炳齊名的盲人二胡演奏家--孫文明(1928~1962)--利用不綁 “千金”來演奏的作品《彈樂(音ㄌㄜ、)》(1951);第三首為關銘(1940~)取材於陝北民歌《蘭花花好》的音樂主題和故事情節而創作的《蘭花花》(1981);及王建民(1956~)根據湖南花鼓戲的音調,使用現代作曲手法創作而成的《第二二胡狂想曲》(2002)等四首樂曲,由創作背景、曲意說明及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等方面,對每首樂曲作一整體的探討,最後再予以作一個總結。

被引用紀錄


蘇俊明(2005)。二胡協奏曲《紅梅隨想曲》的分析與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004200714391125
劉致遠(2006)。陳耀星二胡作品研究─以《山村小景》、《戰馬奔騰》、《陜北抒懷》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712200716101004
黄平君(2006)。兩位視障二胡音樂家華彥鈞、孫文明的研究─以《聽松》、《流波曲》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712200716103537
施懿珊(2007)。王建民三首二胡狂想曲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204200815531102
李怡萱(2010)。相同題材二胡音樂之探討-以關銘的《蘭花花敘事曲》及《西口情韻》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82866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