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5.200.233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論文摘要 本文以劉卲《人物志》作為研究對象,並與代表儒家觀點的〈古今人表〉作比較,從中凸顯魏晉一代品鑑人物的特色。 探討的內容包括︰劉卲著述的外緣因素、《人物志》的人物理論,以及其人性觀、美學觀,並從而歸納《人物志》一書之價值與影響。 首先,從著述的外緣因素觀之,不僅可知《人物志》成書的脈絡,而書中之所以特立〈英雄〉、〈釋爭〉等篇,且於諸篇中揭示種種識人之方,辨別各類人才施政之得失,實亦深受這些因素所影響。 至若《人物志》的人物理論,則以〈九徵篇〉的人物類型為中心,加上〈英雄篇〉所論之英雄,分別探討聖人、英雄、兼材、偏材、以及依似、間雜等人物類型,先是分辨名目,闡明理論系統,進而辨識各種類型的代表人物,以及適任之官職,將書中理論與所舉例證相對照,探求理論與實際的結合運用,以見《人物志》人物類型的特色;再者,若某一人物為孔孟所論及,或為班固〈古今人表〉所定位,則與之相比較,藉此凸顯《人物志》品評人物的標準。 而《人物志》人性觀的立論根據,乃屬於「順氣言性」這一支,其觀人的方法重在從才性的角度分辨人物品類,因此書中內容可分成兩部分,一是識人的部份,如〈九徵〉、〈八觀〉、〈七繆〉、〈效難〉等數篇,分別詳論觀人之方,二是用人的部份,如〈流業〉、〈材能〉、〈利害〉等諸篇,重在論述各類人才施政得失,目的在依各人之才能而予以適宜之官職;由是得知其在人性史上的地位,在以德觀人的傳統下,以才性品鑑人物,全幅展開各種人物的情性才性,此在中國全幅人性論的發展與完成上,有不可抹滅之價值。 所以《人物志》從才性觀點品鑑人物,本身即是美學的品鑑與智悟的表現,可由此開出美學的境界與智悟的境界,由此更影響魏晉的文學理論與創作,促使美學理論的形成,若將品鑑與智悟用之於《老》、《莊》、《易》三玄,則可開出玄學名理。因此,在學術發展史上,《人物志》實居於關鍵地位。

關鍵字

人物志 品鑑 才性

參考文獻


我對歷史的看法 黎東方 文星出版社 1965年
人學與人物 程兆熊 明文書局 1987年
美學散步 宗白華 洪範出版社 1987年
讀人物志 林麗真 書目季刊第九卷第二期 1975年9月
三國志魏志劉卲傳滯義疏略 馮承基 書目季刊第九卷第二期 1975年9月

被引用紀錄


劉邁壬(2008)。《人物志》十二流業人物類型之證說〔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08.00959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