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5.148.76
  • 學位論文

孟德爾頌:第二號大提琴奏鳴曲作品58

Felix Mendelssohn:Sonata No. 2 for Violoncello and Piano Op. 58

指導教授 : 林肇富教授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 1809-1847)共寫了二首大提琴奏鳴曲,但卻被世人所忽略,此首第二號大提琴奏鳴曲作品58(Sonata No. 2 for Violoncello and Piano Op. 58),全曲共有四個樂章,第一樂章為「很快的甚快板」(Allegro Assai vivace),第二樂章為「詼諧的稍快板」(Allegretto scherzando),第三樂章為「慢板」(Adagio),整首樂曲像是一首朗誦調(recitative),第四樂章為「極快且甚快板」(Molto Allegro e vivace)。此曲有許多值得研究之處,大提琴演奏技巧雖不特別艱深,但如要精準快速且完美的演奏,仍需要下一番功夫,而鋼琴的分量也很繁重,演奏音量上的考量要特別注意,在大提琴與鋼琴兩者合奏前,必須經由無數次的溝通,熟知演奏者彼此所要傳達的理念,才能將樂曲的精神完整的呈現出來。 本研究內容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緒論,闡明研究動機與研究方法;第二章:作曲家生平及其音樂創作風格,以期認識作曲家之時代背景與創作風格之理念;第三章:此曲之樂曲分析,詳述各樂章之曲式、節奏、樂段及和聲等特性;第四章:此曲之演奏詮釋,列舉筆者對此曲演奏詮釋之想法、見解與所運用之演奏技巧;第五章:分析不同演奏家之CD版本,將聆聽之後的看法整理並比較,由此學習到不同演奏家對樂曲所呈現的風格;第六章:結論,將所探討之研究心得做摘要總結。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Thames and Hudson, 1987.
Press, 1996.
Europe. New York: W.W. Norton, 1984.
Mason, Daniel Gregory. The romantic composers. New York: AMS Press, 1970.
徐弘正。〈動作分析於音樂傷害之應用-以大提琴學生演奏顫音時左上肢動作分析為例〉。《秀傳醫學雜誌》No. 5:1/2(四月號,2004):31-36。

被引用紀錄


張琪翊(2010)。孟德爾頌《D大調第二號大提琴奏鳴曲,作品58》 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5/TNUA.2010.00078
黃健欽(2009)。孟德爾頌: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作品45之分析與詮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71875
羅馨惠(2013)。孟德爾頌《第二號大提琴奏鳴曲作品五十八》之分析與演奏詮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30317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