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167.178
  • 學位論文

國中生友誼與學習諮詢網路之社會網路分析

指導教授 : 邱貴發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研究利用社會網路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方法調查國中生班級內與課後的友誼網路和學習諮詢「獲得」以及「付出」網路,利用大小、強度、密度、相互性、中心性、結構洞與子群組七個社會網路分析指標進行分析,並針對社會網路指標分析中表現較為特殊的學生訪談該班導師。 本研究分析了台北縣兩個八年級的班級,使用UCINET 6 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顯示:1.國中生班級內的友誼網路大小、強度、密度與相互性皆高,但子群組的分佈呈現不明顯,學習諮詢網路的子群組較明顯。2.學習諮詢網路的網路大小、密度、相互性都明顯小於友誼網路,「學習諮詢付出網路」的大小、密度、相互性小於「學習諮詢獲得網路」。3.班級內友誼網路與學習諮詢網路有顯著正相關。4.同學課後的友誼網路大於學習諮詢網路,在課後學生社會網路的交往類別中與學校同學關係較為密切。 根據社會網路指標分析,確實可以找出友誼網路與學習諮詢網路中關係表現特殊的學生。對於幫助老師在班級內找出核心人物或對於學生行為的了解,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透過社會網路分析法能讓老師更清楚班級內學生的情況。建議後續的研究可以針對研究對象做長期追蹤,或進行班級經營的社會網路準實驗,將社會網路分析用於學生輔導工作。

參考文獻


謝亞恆,林俊營(民96)。社會網絡、學校教學品質與學校滿意度之關聯性:以台灣地區大學生為例。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8卷1期。
李文益、黃毅志(民93)。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與學生成就的關聯性之研究—以台東師院為例。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5卷2期。
郭玉辰(民93)。國中班級運作脈絡之民族誌探究。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雪華、陳端容、李蘭、柯姍如(民91)。台北市某高中一年級學生的班級人際網路位置與吸菸行為的關係。台灣公共衛生雜誌21卷3期。
Mitchell (Eds.), The Hague: Mouton.

被引用紀錄


張原瑜(2011)。視覺化數位典藏檢索系統之設計-以心智圖工具為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8/YZU.2011.00219
葉昌憲(2011)。心臟外科醫師知識分享網絡之結構分析:社會網絡方法之應用〔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1.0176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