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2.200.226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施明正可說是一位傳奇性的人物、實驗性的文體家。他的小說在台灣文學上曾經散發短暫的光芒,在〈渴死者〉、〈喝尿者〉得獎與一九八八年過世兩階段受到的矚目最多,討論最為熱烈。他的小說具有現代主義的特質,講究內心真實的寫照,常見意識流的內心獨白,文字技巧前衛而多元,無法以定型的流派歸納之。本篇論文以研究「施明正小說」為主軸,「施明正」及「小說人物心理」為旁證,以此三個元素作為本論文的基本架構。論文的各章重點論述如下: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施明正生平背景與生活態度。以歷史研究的方法對施明正人生成長背景加以探討。第三章、施明正小說的創作因素、創作歷程及其創作風格。先分析施明正文藝思想形成之背景。將施明正的創作分期劃分為「摸索期」、「成熟期」、「轉型期」三個時期。歸結其創作風格,包括現代主義文學、佛洛伊德心理分析學說、存在主義理論以及寫實主義精神。第四章、施明正小說題材內容與主題意識。其題材內容分為「政治監獄小說」與「自傳式小說」兩大類。小說主題意識,分為四大主題「政治與家國」、「浪漫與情慾」、「解脫與救贖」、「渴死與殉道」。第五章、施明正小說的自傳性與小說人物心理分析。首先探究施明正小說自傳性,以心理學角度分析。闡揚小說人物「畸零人」角色及施明正內在自我塑造的關聯性。第六章、施明正小說的語言藝術。在小說的外在語言藝術形式上作討論。第七章、結論。探討施明正小說的價值與定位,並以施明正小說乃是施明正源起自我、崩解自我、治療自我、完成自我之形象表徵來作結。

參考文獻


45.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春暉出版社,1987年2月1日。
57.龔鵬程《台灣的社會與文學》,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11月初版。
3.王璦玲〈記憶與敘事:清初劇作家之前朝意識與其易代感懷之戲劇轉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第24期,2004年3月,頁39-103。
4.呂正惠〈現代主義在台灣─從文藝社會學的角度來考察〉,《戰後台灣文學經驗》,新地出版社,1995年,頁3-48。
5.呂正惠〈日據時代臺灣新文學研究的回顧-七十年代以來臺灣地區的研究概況〉,《臺灣社會研究》,第24期,1996年11月,頁143-170。

被引用紀錄


朱宥勳(2014)。戰後中文小說的「日本化」風格:鍾肇政、陳千武、郭松棻、陳映真、施明正〔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3/NTHU.2014.00030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