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8.210.23
  • 學位論文

自殺新聞之媒體報導結構與閱聽人認知:電視新聞編輯策略的影響

指導教授 : 王仕茹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論文摘要: 本研究探討電視自殺新聞播?之後,對閱聽眾產生「維特效應」之情形。主要研究目的包括觀賞電視自殺新聞之後是否引起「維特效應」。而運用電視新聞編輯策略,自殺新聞與對比新聞接續播出是否有效降低觀賞電視自殺新聞後之「維特效應」。如採用不同之電視自殺新聞順序編輯策略,是否對閱聽眾有不同效果。本研究將廣告研究中常用的相對情感整合理論,運用到電視新聞編輯策略上,以了解自殺新聞與對比新聞排序對閱聽眾的影響。本研究採用實驗法,受測者分為四組觀賞電視新聞,四組電視新聞分別為無自殺新聞組、有自殺新聞組、自殺接對比新聞組、對比接自殺新聞組。依變項為無望感、新聞理解與記憶與對自殺的看法。統計分析方法採用多因子變異數分析。 本研究發現自殺新聞播出與否的確會影響到受測者。受測者在沒有觀看自殺新聞的情況下,對於自殺態度並沒有太大差異,但是在有觀看自殺新聞的情況下,在性別上有差異,男性對自殺態度比女性悲觀、在觀賞完描述自殺事件的電視新聞之後,偏向以自殺作為解決問題的方式。依變項為記憶時,同樣是把新聞擺放在新聞第四條的位置,自殺新聞與非自殺新聞,顯現出自殺新聞的理解程度較高。另外對比新聞會影響受測者對訊息的提取程度,相較於只看到自殺新聞的組別,在自殺新聞與對比新聞都出現的組別,受測者回想的新聞總條數較多。同時本研究也發現受測者看完對比加自殺新聞後,絕望感較高;觀賞對比新聞接自殺新聞之閱聽眾絕望感較低。換言之,新聞編排順序會有影響,研究發現順序效果,自殺新聞不要放在新聞最後一條。要降低觀賞自殺新聞之後的負面影響,新聞編排順序最好是自殺新聞之後加對比新聞,即在新聞編排上應以負面後接正面訊息、比正面接負面訊息好。自殺新聞接對比新聞,可以降低自殺新聞的影響,讓閱聽眾感受更正面。

參考文獻


呂淑妤(2006b)。〈倡導本土化的媒體報導自殺新聞準則〉,《台灣衛誌》,25(4)
王泰俐(2006)。〈電視新聞「感官主義」對閱聽人接收新聞的影響〉,《新聞學研究》,86:91-132。
呂以榮譯(2002)。《問卷設計、訪談及態度測量》。台北:六合。(原書Oppenheim, A. N. Questionnaire design, interviewing, and attitude measurement, 2nd ed.)
翁亞泠(2006)。《從公共衛生觀點探討電視報導藝人自殺新聞》。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琳臻(2006)。《媒體自殺報導之內容分析及對特殊閱聽者自殺行為的影響--以某演藝名人自殺報導為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