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5.195.46
  • 學位論文

壘球投手不同球路之下肢運動學分析

指導教授 : 張家豪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目的:本篇研究針對壘球風車式投手投擲五種不同球路的下肢運動學參數分析探討。方法:參與者為參加過全國甲組聯賽女壘投手10名(年齡:19.5±2.0歲、身高:167.5±4.8公分、體重:64.3±8.6公斤),使用三維動作分析系統(Vicon MX system)以每秒250張的頻率進行投球動作的拍攝,經過 Visual 3D軟體處理,得到下肢髖、膝、踝關節運動學參數,進行直球與其他球路的下肢關節角度與角速度的相依樣本t考驗檢定,其顯著水準定為α=.05。並使用皮爾森相關分析找出跨步距離、動作時間與球速間的關係。 結果:風車式投手直球的下肢髖、膝、踝關節角度與其他四種球路並無明顯不同。跨步距離、跨步後兩腳間距離皆與球速達到中度正相關。加速期時間與球速達到中度負相關。結論:風車式投球在不同球路的下肢運動學參數並無明顯的不同,因此造成球路的差異應存在軀幹與上肢之中。跨步距離與兩腳間距離越長,對球速是有幫助的,而加速期時間則是越短越有助益。 關鍵詞:生物力學、三維動作、風車式投球

參考文獻


中華壘球協會(2002)。國際壘球規則。台北市:中華民國體育總會。
王令儀、杜蕙萍、林德嘉、黃長福(2001)。壘球投手跨步腳著地期間下肢關節之動力學分析。體育學報,31,281-292。
王令儀、杜蕙萍、林德嘉、黃長福(2003)。壘球風車式投球不同擺臂技術之運動生物力學分析。體育學報,35,49-58。
林俊龍、陳重佑(2006)。棒球投手的下肢工作。中華體育季刊,20(4),102-107。
陳九州(1993)。棒球投手上肢等速肌力與投球速度之相關性探討,北體學報,7,180-19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