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6.212.99
  • 學位論文

六師之任:明代協理京營戎政與北京防禦

Governor-General of Capital Defenses and Military Affairs of Beijing Area in Ming China

指導教授 : 朱鴻

摘要


從明太祖時期,北京城就是明代北方邊防體系中的軍事重鎮,後因明太宗遷都北京城、北邊防線內縮,北京城更是緊臨長城邊境的戰地前線。為鞏固明朝京師,明太宗宣示天子守邊,北京城因而提升為北邊國防的戰略核心。在明朝天子守邊的體制中,天子是最高的軍事指揮官,負責統籌戰略、調度兵馬糧餉。隨著土木堡之變與庚戌之變的發生,凸顯天子親臨戰場的高度風險,以及後代天子的將才武略不及明太祖、明太宗的問題。為不再重蹈覆轍,明世宗以恢復祖制為政治正統宣告,再從文臣督撫的經驗中,創置協理京營戎政一職,以兵部尚書或侍郎出任,做為代理天子統帥六師、肩負北京防禦的最高軍事指揮官。明廷令其督導京營整訓、規劃北京防禦戰略,在戰時能調度入衛兵馬,集中外軍政大權於一身。   從史料層面而言,正史、政書史料僅記載職官制度變化,並將協理京營戎政分類為兵部的增設官員,歷任者的個人奏議文集存佚豐寡不一,史料的載述分散導致不易看出其特殊性。因此,明清史家與近代學者多未特別注意協理京營戎政在明代政治、軍事史中的歷史價值。本文以《明實錄》為核心,輔以奏議、文集、總集、方志、檔案等史料建立「協理京營戎政年表」,據此為論述時間、人物主軸。對比協理京營戎政的創制淵源與其他軍事文臣的異同,逐步析論協理京營戎政如何執行代理天子守邊,以及置廢興替、權位起落的轉折。最後從明代國防的視野,說明北京防禦如何軍鎮化,而協理京營戎政就是政治上不能明言,實務上的「北京鎮總督」。

並列摘要


none

並列關鍵字

none

參考文獻


一、史料文獻
(一)實錄(照時序排列)
夏原吉監修,胡廣等總裁,《明太祖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縮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國五十一年[1962]刊本。
張輔等監修,楊士奇等總裁,《明太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縮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國五十一年[1962]刊本。
張輔等監修,楊士奇等總裁,《明仁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縮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國五十一年[1962]刊本。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