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5.147.53
  • 學位論文

大學生人格特質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以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為中介變項

none

指導教授 : 林家興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心理健康在大學生階段是奠定未來發展的基石,現況下亦有許多大學生深受心理困擾,因此心理健康之提升甚為重要。過去曾有研究指出,人格特質具有遺傳性,會影響心理健康之程度,研究者好奇人格特質影響心理健康之機制,並根據文獻,推論人格特質會透過一組以自我實現、自我關注與照顧為導向的行為傾向與習慣,亦即「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來影響心理健康,據此,研究者假設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在人格特質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中具有中介效果。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採分層立意抽樣,研究樣本為561位北北基地區綜合大學與科技大學之大學生,使用工具包含「人格特質量表」、「生活型態量表」與「成人心理健康量表」,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多元迴歸、逐步迴歸及拔靴法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處理,研究結果如下: 1. 本研究之大學生整體而言具有輕度心理困擾。 2. 本研究之大學生性別在心理健康總分上並無顯著差異,但女性之生理健康狀況較差,男性之憂鬱情況較嚴重;大二學生較其他年級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更差。 3. 本研究之大學生越傾向開放性、嚴謹性、外向性、宜人性、情緒穩定性,心理健康狀況越佳,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情況也越佳;另外,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越佳,心理健康狀況也越佳。 4. 本研究之大學生人格特質、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能有效預測心理健康情形。 5.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可中介人格特質對心理健康之影響。 最後,依據本研究結果,提出討論與建議,本研究結果支持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在人格特質對心理健康之影響中具有中介效果,可作為促進心理健康之參考。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陳美華、許銘珊(2010)。以五大人格理論探討學生喜愛之教師人格特質。休閒暨觀光產業研究,5(1),13-28。
陳政友(2001)。臺灣地區高中(職)與大專學生健康生活型態與相關因素研究。學校衛生,38,1-31。
賴貞嬌、陳漢瑛(2007)。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學校衛生,51,37-52。
陸洛、李惠美、謝天渝(2005)。牙醫師職業壓力與身心健康及職業倦怠之關係:以高雄市牙醫師為例。應用心理研究,27,59-80。
中文部分

延伸閱讀


  • 湯豐誠、蘇文羚、黃淑玲(2015)。大學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執行情形及其相關因子探討人因工程學刊17(1),27-38。https://doi.org/10.6273/JES.2015.17(01).03
  • 侯堂盛、楊孟華、陳依靈、邱思慈(2013)。大學生健康體適能對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預測分析研究休閒運動期刊(12),87-96。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P20110527005-201308-201512220018-201512220018-87-96
  • 王秀禾、藍慧君、張維珊、廖冠婷、杜舶維、陳麗環(2021)。健康生活型態課程對大學生生活型態之成效探討健康管理學刊19(1),65-74。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18111947-202106-202108020008-202108020008-65-74
  • Chen, C. W. (2015). None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Airiti Library.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0412201512080504
  • BUNRONG, K. (2015). None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Airiti Library.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041220151205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