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45.153
  • 學位論文

陽明後學對「良知教」之把握偏正研究-依「判教」之可能義理型態分別

none

指導教授 : 莊耀郎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自從陽明逝後,王門諸子便對「良知教」宗旨有眾多的議論,這些議論其實是因王門諸子對於「良知教」的體會有所不同而產生。吾人相信施教者陽明的心中有著完整且一貫的「良知教」義理,如何將這些王門諸子的歧異安排在合宜的理論分際,藉以呈現他們與陽明「良知教」的具體差距,這一直是筆者論文的問題意識。牟先生已以「判教」的角度衡定孰為陽明之真傳,然而此種衡定尚未能清楚見出王門諸子與陽明「良知教」義理之親疏遠近;王財貴先生於其博士論文中仿天臺之「判教」,論述儒家心學可以有「道德意識」、「心即是理」、「良知見在」、「性天相即」四種判教的層次,筆者在此獲得靈感與啟發。是以筆者遂援用陽明「良知教」裡的代表性判斷標準,亦即重要的「軌範」,再藉由「判教」的進路,藉以比較、釐清王門內部的良知異見及見出他們與陽明「良知教」的真實距離。至於陽明「良知教」裡的代表性判斷標準為何,此於筆者論文第二章已提挈而出,分別是「心即是理」、「良知見在」、「性天相即」。要進一步說明的是,這三個重要「軌範」的義理並非一體平鋪,而是層層地深化、遞進。最後,能夠通過檢驗,即合於這層層遞進的三種軌範之王門諸子,吾人才可以分判他是陽明「良知教」的真正傳人,以下即是經由檢視省察後所帶來的研究成果。 李見羅經由「良知教」的「軌範」分判後,屬於「心理為二」的義理型態。其義理型態跟聶雙江、鄒東廓、王心齋、王龍溪四個人比起來,離「良知教」最遠,因為從一開始其義理即不合於陽明「良知教」之初始軌範「心即是理」。他覺得陽明的「良知教」應該要修正,因為「心、性有別」,且不應以「致知為本」當以「知止為宗」。這些看法都是見羅「歧出」陽明「良知教」的原因。雙江的「歸寂說」經由陽明「良知教」的教內分判,屬於「良知歸隱」的義理型態。這種義理型態跟前面李見羅的「心理為二」相較,是「良知教」的「轉折」,而非「歧出」。因為他在本體論上仍是肯認「心即是理」,但在修養工夫,其義理即產生轉折,即雙江並不肯認「心即是理」,而是將「心分體用」,並力主「良知本寂」。東廓的「戒懼說」經由陽明「良知教」的教內分判,是屬於「實踐偏修」的義理型態。東廓的義理型態與前述的見羅與雙江一樣,都還沒有到達陽明「良知教」的中心點,但是他門沒有到達的層次不同。見羅的「心理為二」與雙江「良知歸隱」的義理型態,相較於陽明的「良知教」而言,是屬於「異質」的「歧出」與「轉折」,而東廓「實踐偏修」的義理型態則與陽明「良知教」「同質」但尚未成熟,之所以尚未成熟,關鍵在於他對「心即理」、「良知見在」的體會尚未精熟,故較偏重後天的漸修工夫,而比較不強調直從本體悟入,或工夫之全盤脫化。心齋的良知學義理經由陽明「良知教」的教內分判,是屬於「工夫主悟」的義理型態。這種義理型態跟東廓「實踐偏修」的義理型態比起來,實又更靠近陽明,因為對於良知本體愈明白愈透澈,便會以「主悟」做為第一義。心齋首先要人「先知中的本體」,接著,心齋啟發、指點吾人「百姓日用是道。」最後,心齋欲人從事一種「不著意思」、「不動於氣」的工夫,此即「不著人力安排」的工夫。由此看來,心齋「工夫主悟」在聖學進境上顯然比「偏修」更進一步。也就因此,心齋「工夫主悟」的義理型態實較東廓「實踐偏修」的義理型態更接近陽明。龍溪的良知學義理經由陽明「良知教」的教內分判,乃屬「悟修兼攝」的義理型態。此種義理型態在「良知教」內的分判裡最切合陽明「良知教」的學問要旨。心齋「工夫主悟」之義理型態,同樣是肯定「心即理」、「良知見在」,心齋也喜以「先天之學」啟發、指點後學,但他最後之所以未能是陽明「良知教」的宗傳,在於其「良知學」對於後天漸修工夫較少強調,如此一來,在道德實踐上,其教法可以點化上根人,卻不能照應中、下根之人。龍溪則不然,自「天泉證道」後,其一再倡導要「頓漸兼備」,最後,也就因著龍溪肯認「心即是理」及「良知見在」,更重要的是,他還強調「悟修兼攝」的修養工夫,這使得龍溪切合陽明「良知教」終極之圓成境地,不但暢達了陽明心中之本懷,亦成為了王門之真傳。 關鍵詞:王陽明、李見羅、聶雙江、鄒東廓、王心齋、王龍溪

關鍵字

王陽明 李見羅 聶雙江 鄒東廓 王心齋 王龍溪

並列摘要


none

並列關鍵字

none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古籍文獻(依作者朝代排序)
(周)先秦諸子著、宋朱熹集註《四書章句集註》 臺北:鵝湖 1984年9月出版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正義》、(清)阮元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 臺北:藝文1997年8月初版13刷
(春秋)老聃著、西漢河上公注《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 北京:中華 1993年出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