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186.115
  • 學位論文

新興經濟詐欺犯罪偵查實務之探討

New Forms of Economic Fraud Investigations

指導教授 : 葉堂宇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摘要 自從1997年台灣經濟繁榮網路資訊及電子商務發達新興金融經濟犯罪層出不窮。雖然政府在2005年已經採取防範機制,然而新興經濟詐欺犯罪卻是有增無減。根據這種犯罪情勢的快速發展,本研究有必要再做更深入探討。經觀察政府有關金融機構犯罪歷史及文獻資料的顯示,依據究發現主要新興經濟詐欺犯罪形式,由下列幾數種方式:運用假文件、假帳戶、假電話和人頭帳戶等等。根據研究打擊新興金融經濟犯罪,尚未收到有效阻止經濟犯罪的成果。本研究運用Becker的“理性犯罪模式”做進一步探討,是否雙面預防機制-減低不法所得和增加法律制裁-是有效可取的方法。因此本研究提出新的金融經濟犯罪的防範機制,給政府有關金融經濟犯罪的法律部門做為參考。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 王文生 2004 《新興詐欺犯罪被害者之研究─以台北縣假盜刷真詐財案件為例》。中央警察大學交通管理研究所碩士。
[2] 刑事警察網 2007 <假貸款,真詐騙>。2007 年2 月28 日下載於http://www.kmph.gov.tw/cid/ArticleDetail.aspx?Parm=9548,18 吳俊陵
[3] 2007 <假貸款、真詐財,利用代辦貸款名義對卡奴、欠債族下手>。《中時電子報》,2007 年1 月4 日,2007 年2 月28 日下載於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