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3.255.90
  • 學位論文

年輕消費者購買影視人物經營潮流品牌之影響因素、購買意義及購後行為

指導教授 : 曾光華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論文摘要 論文名稱:年輕消費者購買台灣影視人物潮流品牌之影響因素、購買意義及購後行為 校(院)所組別:國立中正大學行銷管理研究所 畢業時間及摘要別:一百學年度第二學期碩士學位論文摘要 論文頁數:共86頁 研究生:姜宜君 指導教授:曾光華 博士 摘要 影視人物經營的潮流品牌便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透過影視人物的知名度影響品牌,進而影響購買,每個影視人物潮流品牌都有其所表現的態度及堅持的信念,往往也隨著影視人物的影響力推廣而逐漸在年輕族群消費者中發酵。本研究深入了解消費者購買影響因素、購買意義及購後行為,在未來形成精準行銷的方向,以供產業發展參考。 本研究採取半結構式訪談,受訪者不受拘束的表達想法。11位受訪者本身的生長背景及教育背景著手,家庭教育及學校教育的潛移默化而有所差異;接著了解受訪者本身的個性、價值觀及購買經驗及習慣,了解消費者本身內在的態度及堅持的信念,再從過去的消費經驗能夠初步描繪出該受訪者購買決策的脈絡;融合了受訪者的內外在特質,再探究受訪者在影視人物潮流品牌的領域中,搜尋品牌的歷程、產生共鳴因素。 受訪者對於潮流的認知說明了潮流就是自我的延伸展現,台灣潮流品牌及影視人物潮流品牌即使未臻完美,但是仍然因為本身的台灣意識、偶像崇拜、自我獨特信念而支持購買。家庭與教育背景塑造購買態度與價值觀,透過影視人物潮流品牌影響力、影視人物特質魅力及態度理念提升認同感,靈魂更甚於一般服飾,行銷方法是相當重要的推手。名人行銷、傳播媒介及故事行銷對於影視人物潮流品牌而言可說是行銷鐵三角。缺乏之處為:原創性及設計感,專業略顯不足;且行銷手法過度強調影視人物會讓消費者卻步,也使消費感覺影視人物潮流品牌過度利益化。購買影視人物潮流品牌能帶給消費者不同方面的慾望滿足。特別的是,購買影視人物潮流品牌能夠創造社交的滿足。 關鍵字:潮流品牌、影視人物、購買意義、購後行為

參考文獻


2. 吳承峰(2009),台灣便利商店與潮流品牌聯名商品行銷模式與應用設計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15. 劉維公(2001),當代消費文化設會理論的分析架構:文化經濟學(cultural economy)、風格生活(lifestyle)、與生活美學。東吳社會學報第十一期,頁113-136,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學系。
16. 朱龍祥、陸洛(2000),流行歌曲歌迷偶像崇拜的心態與行為初探。應用心理研究第8期,頁171-208,台北,五南圖書。
38. 徐百威(2010),次文化通過文化迴路形成潮流-以街頭時尚服飾經營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1. 呂權哲(2007),生活是品牌最好的土壤-探討七位獨立品牌創作人之生活態度,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