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2.112.116
  • 學位論文

從地方到中央:論徐永昌與民國(1927-1949)

From Local Government to Central Government: General HSU YUNG-CHANG and Republic of China (1927-1949)

指導教授 : 楊維真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自民國建立以來,地方實力派軍人為求與中央政府抗衡,每每以自身利益為出發點而擁兵自重,形成地方割據的局面。相對的,願意放棄軍權,落實政軍分離、以國家前途為重的軍人相對則較為少見。徐永昌正是其中具代表性的人物。 徐永昌並非具黃埔背景軍人,由地方進入中央任職後更未掌握一方兵權;但徐氏卻能憑藉其不喜自造團體的個人特質,以及山西出身背景、陸軍大學第四期、國民三軍等學經歷,取得山西地方實力派軍人閻錫山的信賴與倚重。日後更進一步由地方進入中央,先後擔任軍事委員會辦公廳主任、軍令部長、國防部長等要職。在國軍眾多將領中,徐氏能取信於閻錫山與蔣中正,同時受雙方重視,顯然必定有其過人之處。以往研究對於徐永昌得任軍令部長一職,多簡單將其視之為傀儡、或視為蔣安撫閻錫山之作為,顯然低估了徐永昌於山西當局內部的份量及在軍令部長任內對軍政決策所扮演的角色。 本文旨在藉由研究徐永昌從地方到中央的歷程,探討以下議題:徐氏在閻錫山及蔣中正間關係演變上所扮演的角色、在軍令部長任內的決策作為,對於國軍抗戰乃至於戰後接收編遣的影響。同時析論徐永昌一類的專業軍人在民國史上的定位與重要性。

參考文獻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民國70年9月出版)。
李鴻文口述,李毓澍訪問、陳存恭紀錄:〈晉閻的司庫-李鴻文先生訪問紀錄〉,
熊斌口述,沈雲龍等撰:〈征戰西北:陝西省主席熊斌將軍訪問紀錄〉,《口述歷
史》第二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出版),。
趙正楷口述,陳存恭訪問、陳美惠紀錄:《趙正楷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

被引用紀錄


蘇聖雄(2016)。蔣中正與統帥部的組建及運作-以徐州會戰為中心〔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610416
李政儒(2016)。熊式輝與江西省政(1931~1941)〔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3-211020161407013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