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9.83.70
  • 學位論文

自法律觀點論政府審計行為之性質-兼評決算法最終審定制度

指導教授 : 蕭文生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審計機關在政府財務制度的角色,最重要的工作為審核決算,為「編造決算最終審定數額表」,及依限「提出審核報告」。審計機關決定剔除、繳還或賠償之案件,應通知該負責機關之長官限期追繳。延誤追繳,致公款遭受損失者,應負損害賠償之責。審計的法定職責,始於監督政府預算執行,而終於核定財務責任。此為財務審計之權源。   但近來逐步投入較多的人力與資源辦理績效審計,因此,欲自法律觀點檢視財務審計與績效審計之差異。審計機關在財務審計之職權上之實質意義,在發揮合法性審計之功效,具有行政機關之職能。審計機關在績效審計之職權上之實質意義,在促進政府良善治理,具有監察之職能。但對修憲後之監察院,學說普遍認為具相當程度行政機關性質,審計機關所為的對外行為自是行政行為。 本文嘗試在公法學領域及理論為政府審計行為定性,傾向建立以將審計結果通知事項定性為行政處分為中心之制度環境,對行為發動後,不致發生法律效果者,則定性為具行政指導性質之事實行為,以利既有行政程序法及相關法制與財政法或審計法規的運用關聯,方以架構成完整的政府行政。   至最終審定制度是決算法之設計,代表審計機關在政府財務聯綜組織的高權宣示。廢除最終審定制度,應待政府審計制度欲建立之法制方向確立,肯認政府審計行為之定性後始為之。否則等同宣示,放棄財務審計藉由決算的審核監督行政之原意,走向監察審計為主體之業務審計。

參考文獻


.蕭文生,《行政處分之變種與異形-擬制行政處分與形式行政處分》,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73期,98年4月,頁31-82。
.蕭文生,《現代民主法治國原則下的政府審計制度》,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18期,94年4月,頁297-352。
.蘇永欽,《從監察院空轉看提名、同意權的行使》,法令月刊,第56卷3期,94年3月,頁4-11。
.王世欽,《中共審計制度研究-以審計署為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96年。
.游憲廷,《立法院預算審議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98年。

被引用紀錄


何玟瑢(2014)。決算最終審定制度與公共課責:代理成本之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4.02533
吳政道(2014)。國營事業全面導入IFRS後最終審定制度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3-211020161359196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