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6.251.68
  • 學位論文

偶像劇網路社群類型差異與使用行為及滿意度之關聯性研究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ypes of Virtual Community of Trend Drama and User Behaviors and Gratifications

指導教授 : 李政忠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偶像劇經典台詞與人物角色時常被人們運用於日常生活用語,劇情內容也成為人們閒聊的話題之一,可以感受得到偶像劇引爆的話題效應,更反應出閱聽人對偶像劇的喜愛。而偶像劇業者為了宣傳能有效地觸及收視眾,紛紛採用網路社群做為溝通管道,另一方面,閱聽人則能透過官方或非官方的網路社群,獲得資訊並與他人交流互動。   然而,閱聽人是如何選擇同樣具備雙向溝通與互動機制的網路社群?這些偶像劇網路社群的類型差異又為何?因此,本研究以臺灣偶像劇網路社群為研究範圍,包含Facebook官方粉絲專頁、官方Blog、PTT影視看板,探討使用者對於傳播媒體的社會臨場感與媒介豐富度的感受差異,以及使用動機與使用行為,藉此了解使用者選擇不同溝通管道的原因與使用情形。   首先,本研究從媒介功能與互動性切入探討網路社群的特性,再以社會臨場感、媒介豐富度與使用動機做為影響研究對象使用行為與滿意度的因素,並比較出各個網路社群平台的媒介特性差異。本研究採用網路問卷調查法,有效樣本共有578份,分析結果為:(1) 使用族群主要為年輕女性,使用動機以娛樂解悶和資訊尋求為主;(2) Facebook與PTT的社會臨場感、媒介豐富度及使用行為、滿意度皆較Blog高;(3) 影響使用行為與滿意度的最主要因素為社會臨場感,而社交互動動機較會影響Facebook的使用行為,資訊尋求動機較會影響PTT的使用行為與滿意度。   整體而言,本研究發現使用者偏好使用Facebook和PTT,Facebook官方粉絲專頁具有的整合特性易成為臺灣偶像劇主要的官方溝通管道,PTT影視看板獨具風格的社群文化,則使之具有強大的網站黏性,易產生頻繁的交流互動,而Blog零散的訊息與貧乏的溝通交流,使用情形則呈現衰退的現象。

並列摘要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how th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irtual community of trend drama (including Facebook fan pages, blogs, and PTT) may affect the user behaviors and gratific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ocial presence and media richness theories. An online survey was conducted; 578 users of social network sites completed the questionnair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egree of social presence of the virtual community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user behaviors and gratifications. Results also show that young women are the primary users, with entertainment and information seeking as the major use motivations. The social interaction motivation is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related to Facebook use, and information seeking motivation is an important predictor of PTT use and gratifications. Finally,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degree of social presence and that of media richness of Facebook and PTT are higher than Blog. The amount of time and frequency of Facebook and PTT use are also higher than Blog.

參考文獻


王俊程、江明錦(2009)。促進拍賣社群成員持續互動之整合模式:結合滿意度與社會構面因素。電子商務學報,11(1),119-142。
王泰俐(2003)。網路政治傳播的互動效果。選舉研究,10(2),93-134。
王熙哲、丁耀民(2008)。人際關係網路對虛擬社群使用意願的影響。資訊管理學報,15(1),53-72。
李秉軒(2010)。整合社會臨場感與網路人際關係觀點下的虛擬社群(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李政忠(2004)。網路調查所面臨的問題與解決建議。資訊社會研究,6,1-24。

被引用紀錄


何宜霖(2014)。日本、韓國及台灣偶像劇市場之競爭區位分析—閱聽人資源角度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3-211020161357124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