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29.13.201
  • 學位論文

走向國民:跨政權臺灣末代傳統文人的應世之路──以張達修為主的考察

指導教授 : 謝大寧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摘要 本論文以「走向國民:跨政權臺灣傳統文人的應世之路」為題,共分六章。以下歷述章節架構與各章概要。 第一章「緒論」,交代本文研究動機與目的,回顧可供參考的相關研究成果,並說明研究方法與思考進路。 第二章「日據下的身份認同與存在焦慮」,主要從臺灣傳統文人心中的漢文化認同以及日本國族主義的心靈衝突,衍伸至現實生活中種種無解的困境。故本章先由漢文化認同、遺民意識、民族意識的角度來探討這些文人不適應於當時社會的原因,並加以詮釋。次論由此衍伸的問題,他們不僅在文化與身份認同上與統治者的價值觀有所衝突,在社會上也不被日籍長官信任。儘管是在自己原生社會裡生活,但他們的價值觀也與一般百姓不相侔,特殊的時代環境讓他們的生命無所皈依,他們的精神永遠處於漂流不定的狀態,有的因此西渡中國,但更多人是在自己的土地上當個永遠的局外人,找不到應有的歸屬感。 第三章「日據時期的文明浪潮與時代課題回應」,討論因日方引入現代文明而帶來的思想衝擊,以及如何回應新時代挑戰的問題,筆者大略分為文明、文人、文化、文學等四個層面加以探討。首先是從當時傳統文人的敘述中探索其「文明想像」,何謂文明?一個文明國家以及國民應該有何表現與自我期許?次論新時代知識分子的要求,過去儒家傳統的「讀書人」在文明社會應該具備怎樣的涵養?比較特別的是,當時文人有一股擔負啟發民智,進行社會教育的責任感。而後是傳統文化與儒學在西化浪潮下的回應,包括西學源於東學說等等,都是那世代文人特有的思維模式。最後談起舊文學與新時代的適應問題,包括其舊文學的創作理念以及該世代在此成長背景下,其文學是否具有時代特色等。 第四章「國民黨政府時期的衝突與時代意義」,探討當光復後,這些在日據下成長的臺籍傳統文人,如何面對他們生涯中臺灣社會、文化的另一場鉅變。他們該如何適應、並轉型成符合另一種定義的「國民」。首先,論述國民政府的國族主義內涵,以及如何藉由這套論述改造臺灣人成為符合執政者想像中的「中國人」。次則詮釋張達修在白色恐怖時代的家庭書寫,那是目前臺灣漢詩中彌足珍貴的時代紀錄。再來是總評這世代臺籍文人的漂泊心態,以及他們應對前後兩個外來政權,在心態與行為表現上的差異,並探索原因。最後,筆者嘗試提出解答,思索其時臺灣傳統文人的中原情結與臺灣國族主義缺席的問題,如此才能深入了解當時文人對國民黨政府的矛盾情感。 第五章「精神家園的追尋」,當政治對人民的控管無孔不入,在公眾領域與公教機關的省籍傾軋無所不在時,臺籍傳統文人對政治與社會議題普遍冷感,退出社會,又回到與日據時期類似的不合作、不抵抗的態度。他們的一生跨越兩個政權,自我實現卻普遍受挫,除非附和政府的意見,否則不能表示意見,不然將惹禍上身!既然一生都受時代風雲牽引,人生理念無法實現,則這些傳統文人的生命最終將歸於何處?筆者分別由文化、家園、鄉土進行探討,以及因此進行張達修山水詩風的評述。那些傳統文人在光復後,普遍有山水詩大增的現象。而且是以一種歌頌鄉土情懷的心情,吟詠臺灣山川的美好。此不能簡單歸因於個人行為或者年紀老大。百年來臺灣人的本土情感長期被壓抑,當政局情勢稍微舒緩,歌詠鄉土、山水的詩歌就開始大量出現,應可視為社會情緒的自然抒解。 第六章「結論」,將前五章研究成果重點整理、歸納,並從本文結論裡提出未來深具探究空間的可發展議題。

參考文獻


王國櫻,《中國山水詩研究》,臺北:聯經,1986。
吳濁流,《臺灣連翹》,臺北:前衛,1991。
杜淑純口述;曾秋美、尤美琪訪問整理,《杜聰明與我:杜淑純女士訪談錄》,臺北縣,國史館,2005。
若林正丈,《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
梁華璜,《臺灣總督府的「對岸」政策研究》,臺北:稻鄉,200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