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主要是探討少子化趨勢下所產生的廢併校問題並以「文獻分析」與「深度訪談訪法」為研究基礎。透過文獻分析來瞭解我國廢併校問題的始末及相關法源依據,並以深度訪談詳細研究個案拯民國小併校的緣由,也藉由拯民國小的經驗提供參考,讓未來在裁併校之外能制定相關政策並審慎處理廢併校問題,讓我們的基礎教育能更加穩固。 隨著台灣的民主化,審議式民主及公民參與的概念也日益為民眾所接受,以補代議式政治的不足,本案家長、社區區民及利害關係人藉由審議式民主的觀點來與縣政府溝通協調,企圖改變菁英主義的決策,來保住學校的存在價值。 少子化及城鄉發展差距的影響之下,使我國小型學校的生存備受討論,然而在多元教育的發展之下,越來越多家長將學校特色課程列為第一考量而願意將孩子送往小校就讀,這也是小校轉型的契機。本研究將依據目的與研究發現,歸納出結論,並以研究者從學校幕僚的角度提出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