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選用高分子塑粒(以下簡稱塑粒A)與橡膠粒,作為傳統基底瀝青之改質添加劑,在成本相對低廉的優勢下,製備出比一般傳統瀝青更具堅硬且抗高溫形變能力的改質瀝青膠泥,藉此運用在適合台灣高溫多雨環境下的道路鋪面工程上。實驗結果得知塑粒(A)熔點在170°C~190°C之間,接著以實驗室裂解爐控制外爐溫度分別為270°C、250°C及230°C的操作條件下,在兩小時內可得到高分子塑粒(A)熔融溫度分別為234°C、219°C及205°C,皆符合加工溫度範圍,若配合基底瀝青之混合攪拌,須將外爐溫度調降至150°C,則以降溫時間做為考量下,230°C之外爐設定條件會是較佳的選擇。 本研究透過針入度和軟化點試驗評估改質瀝青之改良成效,其中在針入度的表現上塑粒(A)含量6%而橡膠粒含量(0%、5%、10%、15%);塑粒(A)含量4%而橡膠粒含量(10%、15%)的調配濃度下可符合國內改質Ⅲ型規範。此外,在軟化點的試驗結果顯示,若以最高溫度60°C為標準值,本研究所製備之改質瀝青在塑粒(A)添加量4%及橡膠粒添加量15%;塑粒(A)添加量6%及橡膠粒添加量(10%、15%)之下的配比,能夠達到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