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8.206.183
  • 學位論文

恐怖電影海報人物臉部視覺表現研究

A Study on Horror Movie Poster Form Representation of the Visual Character faces

指導教授 : 李純愉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隨著現今科技的進步,提供便利與實用的功能外,科技展現在休憩娛樂的軟體或介面上,間接提高玩樂性質所帶來的放鬆與調適狀態。隨著娛樂需求的重視,視覺娛樂廣泛,電影讓感官享受提升,也滿足心理需求,逐漸成為娛樂的首選,在眾多電影類型中,恐怖電影成為追求視覺刺激的類型之一,透過海報載體的宣傳明示電影恐怖程度,海報中的圖像更是恐怖張力的傳達主軸。 本研究針對恐怖電影海報中人物的臉部作為探討層面,從海報設計之圖像視覺表現,解構恐怖海報人物臉部運用手法,並藉以作為恐怖階層高低的影響因素探討,因此採用集群分析與內容分析,探究海報人物臉部造形類型與影視化妝視覺表現的運用手法,另一方面採問卷調查方式,了解恐怖電影海報的恐怖指數與恐怖階層高低,再針對階層高低的海報,從臉部造形與臉部影視化妝視覺表現進行交叉比對,進一步分析海報恐怖階層高低的差異因素。 透過各階段分析與因素探討得知,運用手法以臉部造形毀容變形和影視化妝特效化妝為海報人物臉部主要應用,從恐怖電影海報的高階層恐怖與低階層恐怖看臉部造形與臉部影視化妝視覺表現,發現海報恐怖階層高低影響非單一差異因素的使用能決定,若能合併運用影響因素,則是製造高階層恐怖的關鍵。在現今休閒娛樂活躍的時代裡,消費刺激成了獨特的需求,使得恐怖領域成為其中的主力之一,期望藉由此研究結果提供相關設計人員參考。

參考文獻


王文科、王智弘(2012)。教育研究法。(1986初版)。台北:五南。
王受之(2002)。世界現代平面設計。臺北:藝術家。
王保進(2004)。多變量分析。台北:王保進。
丘永福(1994)。設計基礎。台北:藝風堂。
生活的電影(孫述宇譯)(1996)。台北:時代-生活叢書。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