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88.20.56
  • 學位論文

社區精神復健之社會工作角色探討―以中部地區為例

The role of social workers in community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service ― A case study in central Taiwan

指導教授 : 施教裕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台灣精神復健多年來努力走向「去機構化」、「社區化」,然專業人員對投入社區復健之態度與跨專業間的合作、整合,似乎還未能有理念相及的相對準備,對中部社會工作人員來說,儘管專業觀點是最適合朝向社區發展的,並在醫院中因健保給付政策而有被邊緣化之危機,但多數仍對社區復健抱持觀望態度。研究者於精神領域服務多年,透過工作交流與熟識,選取四位資深且從事社區復健的社會工作者,作為本研究進行深入訪談之樣本對象,以瞭解在社區復健中的社工人員之角色展現與感受為何?進而提供未來投入此領域專業人員之經驗參考。經歷紮根理論之資料收集與分析後,研究者將四位受訪者角色特質各命名為:顧問指導型、幕後支援型、伙伴共生型、開創領導型。研究者發現,雖受訪者過去有著相似的專業養成與醫院工作經驗,但卻展現四種不一樣的角色型態施為,這些差異主要與下列五點1.工作可投入的時間(專兼職)2.職務地位(職稱)3.組織態度4.專業界線5.與外環境間關係之核心變項有關。並且組織發展成熟程度也影響著型態特質,如機構愈走向社區化,角色彈性與挑戰愈高。然而隨著角色的高度行動,並未帶來相對的高度認同,因為角色負荷與壓力也會隨之愈高。因此,研究者在結論中提出了三點建議: 一、社區工作者的角色展現需要更多的安定與支持做後盾,因此給付政策可彈性考慮增加方案計畫與會員制度方式來補足機構預算費用 二、評鑑制度左右機構發展方向,進而也影響了社會工作實務,為避免因評鑑而又再度專業形式化,建議納入「在地」觀點,以開創更有效之服務。 三 可串連全國精神社區復健組織,另外成立所屬的交流與支持性團體(或聚會),提供社工人員情感分享、支持與專業經驗交流。

參考文獻


林憲(1998)。精神醫療發展史(3)。當代醫學,25,688-691。
徐亞瑛(1996)。茁根理論之介紹—以「台灣地區殘病老人家庭照顧品質」研究為例。護理研究。4(3),263-278。
黃源協(1999)。社會工作管理。台北:揚智文化事業。
蔣竹雲(2002)社區心理衛生體系及服務,行政院衛生署出國報告。
林靜蘭(1999)。精神分裂症病患照護模式之成本效果分析。台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被引用紀錄


王維萱(2012)。康復之家前住民回歸社區之生活經驗探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2.0029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