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7.240.120
  • 期刊

學仕化議程與臺灣的大學空間政策

摘要


近年來跟隨著第三代仕紳化的研究主軸移轉,學仕化的研究也開始成爲公共政策與都市研究者所熱衷的焦點。不同於仕紳化所著重在如何透過中產階級的導入來帶動都市再生的發生,這個起源於英國的學仕化,所談論的重點則放置在大學的投資與建設如何地影響地區的發展與繁榮,尤其是當大學的設置與開放被視爲對平衡區域發展與促進地方繁榮具有正面與積極的意義時,大學城的興起便成爲國家空間治理的一個重要的策略。本文試圖引用這個新的研究主題與內容來看待臺灣的發展狀況,並說明學仕化的主題在臺灣大學的空間發展上所具有的政策意涵,其中包括有:(1)少子化與大學政策、(2)國家角色與區域地方、(3)候鳥人口與永續社區、(4)反社會行爲與社區衝擊、和(5)社會資本與私人投資。

參考文獻


取用教育大事年表|重大教育發展歷程|重要教育文獻
取用全國統計資料-人口、教育統計
取用戶籍人口統計
台糖公司()。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

被引用紀錄


林瑞秦(2011)。大學附近社區之學仕化研究─以長榮大學與成功大學為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3/CJCU.2011.00060
陳智豪(2017)。「學生化」是地方發展的門票?-我國18個新設大學地區之發展變遷分析,2000-2015〔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67-28072017154329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