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17.20

摘要


多發性硬化症在病理學上的特徵為中樞神經系統白質(white matter)散佈大小不等(此為位置上之多發性)、發生時間不等(此為時間上之多發性)的局部脫髓鞘區域(“斑塊”,“plaques”),所謂「硬化」就是指這些髓鞘脫失區域結疤所形成之斑塊。尤其容易侵犯腦室周圍(per ventricular)與大腦、視神經(opticnerves)、腦幹(brainstem)、小腦及脊髓的軟膜下白質區(subpial white matter)。本病在中醫學依其症狀可分屬於“溫熱病”、“萎症”、“偏盲”、“癃閉”等範疇。依患者不同之病因、不同之表現症狀,加以辨證施治,此即「同病異治」之妙也。

被引用紀錄


蕭怡真(2009)。多發性硬化症病友之健康需求評估〔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9.02089

延伸閱讀


  • 黃閔農、余家利(2008)。全身性硬化症當代醫學(411),11-16。https://doi.org/10.29941/MT.200801.0005
  • 呂耀卿(1981)。全身性硬化症當代醫學(98),995-998。https://doi.org/10.29941/MT.198112.0014
  • 陳俊良、周介仁、侯平康(1991)。多發性硬化症-病例報告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雜誌30(3),234-238。https://doi.org/10.30048/ACTASOS.199112.0124
  • 蘇琇璉(1984)。簡介多發性硬化症物理治療學會雜誌9(),68-72。https://doi.org/10.29617/JPT.198411.0013
  • 鄧樂明(2001)。多發性硬化當代醫學(336),793-802。https://doi.org/10.29941/MT.200110.0005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