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6.156.171
  • 期刊

慢性腎臟病之高血磷與降磷素失調

摘要


正常情況下大部份身體的鈣,磷都儲存在骨頭,只有少部份是在胞外,接受副甲狀腺激素(PTH)與經腎臟1a-hydroxylase轉化的活中生維生素D3(1,25(OH)2D3)調控維持骨質新陳代謝與平衡的角色,不論慢性腎臟病(CKD)、末期腎病變(ESRD)、或腎移植後的腎臟病患,都有可能因腎臟無法排出多餘的磷,造成長期血磷增高,磷酸鹽滯留會抑制腎臟分泌1a-hydroxylase使得活性維生素D3(l,25(OH)2D3)不足或減少1,25(OH)2D3受體的數目;降低副甲狀腺素(PTH)受體對副甲狀腺素的活化;降低PTH對低血鈣的回鑽機制及不正常的血鈣控制點(set point of Ca),造成繼發性副甲狀腺亢進,導致腎性骨病變(renal osteodystrophy, ROD),與血管鈣化。此外,有些疾病像腫瘤引起軟骨症(tumor induced osteomalasia, TIO、性聯遺傳低磷酸低僂症(X-Linked Hypophosphatemic Ricktes, XLH)、顯性遺傳低磷酸佝僂症(autosomal dominant hypophosphatemic rickets ADHR)跟低血磷、高尿磷、骨頭礦物質化(mineralization)缺失有闕,但卻不影響副甲狀腺激素和血鈣值,1a-hydroxylase仍屬正常或偏低,這代表顯然有另一種可調控血磷值的激素,稱之“降磷素”(phosphatonin),目前得知其跟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 23)有闕,值得注意的是,在慢性腎臟病,其FGF23表現增加,可能代表隨著腎臟功能惡化,FGF23的濃度增加,進而調節血磷值,詳細的病理生理作用與機轉,仍需要進一步研究。

關鍵字

降磷素 高血磷 慢性腎臟病

被引用紀錄


卓秋萍、張乃彬、黃寶慧、黃惠暄(2017)。運用圖像記憶法降低血液透析病人之高血磷專案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16(2),1-14。https://doi.org/10.3966/17267404201706160200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