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9.111.209
  • 期刊

後現代攝影美學觀

Aesthetic Perspective of Post-modern Photography

摘要


後現代攝影從八十年代起已由邊緣地位進入後現代藝術殿堂而成為主流;攝影藝術家的觀念和創作技術,都有重大的突破與變革而成為後現代藝壇非常重要的新象,此等新象值得深研與探討。後現代攝影藝術雖由繪畫、雕塑、戲劇等呈現複數型態的多面性,但攝影原始本質之一-紀錄,仍然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反除了可紀錄影像之外,又可製造特定內容及效果,紀錄與創作並置於同一畫面而產生的美學觀,是其他藝術所不能及。 以比較康德美學、海德格存在論、蘇珊.郎格藝術論、超現實主義及達達主義的精神特質而分析,從中發現其論說與精神特質都與後現代攝影藝術所追求的「自由」及「不確定性」不謀而合。後現代攝影美學觀充斥著自發性的矛盾與弔詭,攝影藝術家訴求概念,視創作為生活的一部分而力求與生活環境結合,攝影與生活的結合現象更可見於後現代攝影藝術之中,值得探索。

關鍵字

無資料

被引用紀錄


謝佳穎(2006)。運用視覺設計觀點探討後現代社會現象〔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712200716111541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