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9.132.223
  • 期刊

非侵入性正壓通氣於急性呼吸衰竭拔管後之成效

The Effectiveness of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with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after Extubation

摘要


研究目的:當病患有能力脫離呼吸器,如何適當的提供後續相關呼吸治療,才能夠避免重插管所造成的合併症,因此本研究藉由分析病患拔管前的資料、脫離指標測試與拔管後選擇的不同呼吸照護方式間相關因素,探討拔管後使用非侵入性正壓通氣而脫離成功的相關指標以及品質指標之差異性,藉以提昇照護品質並作爲日後實務上作業流程制定上的考量依據。研究方法:以回溯性研究方法,研究對象爲台中某區域級教學醫院內科加護病房98年1月至99年12月因急性呼吸衰竭拔管後之病患,研究組爲拔管後使用非侵入性正壓通氣,對照組爲拔管後使用氧氣,以描述性統計對病患特性和脫離參數進行分析,推論性統計中以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病患特性、脫離參數對拔管後使用非侵入性正壓通氣與傳統氧氣二種不同照護方式的相關性,以及拔管後二種不同照護方式與病患重插管、肺炎、死亡、成功脫離等品質指標之間的相對關係。結果:經統計分析後在病患特性中年齡(p=0.030)、插管天數(p=0.014)及脫離參數中RSI(p=0.003)對拔管後二種不同照護方式皆具有顯著性影響。其中,拔管後NPPV組平均年齡大於傳統氧氣組(75.48 vs 68.68),NPPV組平均插管天數大於傳統氧氣組(11.79 vs 8.56),NPPV組平均RSI大於傳統氧氣組(101.03 vs 71.65)。就脫離成功與否,脫離成功病人的平均年齡較低(69.06 vs 78.9)、平均插管天數較短(9.41 vs 11.62)以及平均RSI數值較小(78.07 vs 103.03);根據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的結果,脫離成功率在未控制其他變項的情況下,NPPV組顯著小於傳統氧氣組(OR=0.382; p=0.032),但在控制年齡、插管天數和RSI等其他變項的影響後,NPPV組與傳統氧氣組則無顯著性差異(OR=0.500; p=0.192)。其他如肺炎、重插管、死亡等品質指標在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後發現拔管後NPPV組與傳統氧氣組間皆無統計的顯著性影響。討論:儘管拔管後NPPV組相對於傳統氧氣組的病患年齡較高、插管天數較長及RSI值亦較高,但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響後,二種照護方式在肺炎、重插管、死亡及脫離成功率皆無顯著差異。藉由NPPV可促進氣體交換及減少呼吸作功,可以確保高齡、插管天數長等狀態相對不佳的高風險病患拔管後之脫離,減少因拔管失敗引發的合併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