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102.118
  • 期刊

探討人工氣道漏氣對於管路補償之影響:一個模擬肺研究

To explore about the endotracheal leakage to impact the tubing compensation: a simulative lung model study

摘要


前言:管路補償(Tubing compensation)是呼吸器在通氣模式下,額外再提供一個流速(flow),以順應病人自發性呼吸時,代償不同尺寸氣管內管阻力所產生的呼吸作功。像Hamilton公司的G5呼吸器,有Tubing resistance compensation (TRC)的功能,是提供一個氣流去代償吸氣時,人工氣道與氣管間的壓力差(△pETT = paw - ptrach),而吐氣時,氣道壓力會降至吐氣末陽壓(PEEP)以下,再快速回到PEEP值,以減低吐氣之費力程度。而使用Pressure Support mode發生人工氣道漏氣時,吸氣流速會增加以達到其吸氣壓力,但此時又使用管路補償的功能,其通氣之氣道壓力與流速會如何並不清楚,因此利用模擬肺探討此問題。研究目的:探討人工氣道漏氣對呼吸器管路補償在通氣之氣道壓力、流速的影響。研究方法:使用ASL5000成人模擬肺,設定其肺泡彈性與氣道阻力來模擬正常肺(Compliance 60 mL/cmH_2O, Resistance 5 cmH_2O/mL/s)、以及模擬自發性呼吸,Inspiratory muscle pressure : -5 cmH_2O,呼吸次數15 bpm,Inspiratory rise time:10%, Inspiratory release time:10%,以分析相關呼吸參數之差異。實驗分四組,分別為沒有漏氣沒有TRC組、沒有漏氣使用TRC組、有漏氣使用TRC組與有漏氣沒有使用TRC組。每組紀錄一分鐘通氣狀態。呼吸器連接電腦以輸出與紀錄呼吸參數與圖型,提供事後分析與比較。人工氣管尺寸為7.5,呼吸器為G5,compensation 設在80%,使用Pressure Support mode, inspiratory pressure : 15 cmH_2O, PEEP為5 cmH_2O、FiO_2為21%、pressure trigger是 -2cmH_2O。人工氣管漏氣的模擬是將充飽的氣囊抽出2 cc空氣。研究結果:使用G5呼吸器在模擬肺自發性呼吸下,圖1所示為呼吸器人工氣管漏氣的狀態,圖1a為其模擬肺呈現的狀態;圖2所示為人工氣囊漏氣使用TRC,圖2b為圖2的模擬肺狀態。圖2可以看出雖管路氣囊漏氣仍可看到有管路補償,其尖峰氣道壓力(黃線)經TRC是高於氣管壓力(橘線)。接著我們比較四組之間尖峰氣道流速的差異如圖3所示,發現漏氣而沒有TRC組是最低,次之是沒有漏氣沒有使用TRC組、再者為沒有漏氣而使用TRC組,而最大的流速是漏氣有使用TRC組(51.771±0.247, 56.692±0.053, 62.168±0.032, 64.030±0.107, P<0.002)。在尖峰氣道壓力(peak inspiratory pressure)方面如圖4,可以看出最低的是漏氣而沒有使用TRC組,再依序是漏氣有使用TRC組、沒有漏氣沒有使用TRC組,最大的是沒有漏氣有使用TRC組(16.775±0.032, 17.265±0.206, 19.356±0.032,19.445±0.025; P<0.0001)。因此這些發現可以作為臨床上使用pressure support模式合併使用TRC時應注意的差異。結論:管路補償主要是能降低氣管內管阻力所產生的呼吸作功,因此尖峰氣道壓力與流速會增加,然而我們發現若是使用在人工氣囊漏氣時,相對於沒有漏氣者,從模擬肺實驗可以看出尖峰氣道流速會增加更多、但尖峰氣道壓力會些許降低,因此在臨床上使用管路補償若有發生漏氣時,會增加原有的管路補償,而使尖峰氣道流速過大,恐會造成對氣道壁的損傷,值得我們在臨床上多加注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