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216.73.216.177
  • 期刊

亂象中有新生:論明末清初比丘尼之形象與處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歷年來論及明末清初的比丘尼形象,一向是負面的居多,但是本文企圖從不同的角度來詮釋這個問題,並提出一些典範人物來互相參看,俾使對歷史的解讀能夠呈現更多面向的可能。所以先整體性對明末清初比丘尼形象與處境作考察,有四個方向:宗教政策、筆記話本小說、女性類書、佛教人士。再參看個別的比丘尼清況:以祇園行剛為主,觀察其修行悟道、傳承法脈、弘法度眾的過程。綜合參看之下,可知明末清初時的比丘尼的處境是一方面在毀禁尼庵、被迫還俗的紛亂下,被視為誘拐婦女,成為色情淵藪,是三姑六婆之一,地位低落,甚至被佛教人士認為引起亂象。但從另一面看,卻是擁有較大空間自由、發達的人際網絡、宗教弘法的活動力強、文化思想上對其成為一方之師容受度較大,甚至讓其有機會傳承法脈、刊印語錄行世。而這樣的時期祇園這一群比丘尼就如此產生,掌握到亂象中解放的契機,展現自己光彩,給時代帶來新生的典型,就這個意義而言,亂象中有新生,而亂象便成了新生的養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