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1.222.231
  • 期刊

學童運動習慣的養成與預防運動傷害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適量的運動可增進學童的心肺耐力、肌力、肌耐力、柔軟度、平衡、反應時間、及骨骼成長,結合適當的運動頻率(frequency)、強度(intensity)、持續時間(duration)的運動處方可以產生生理的適應效果。透過增加身體活動量的機會,逐漸養成學童規律運動的習慣,減少將來養成坐式生活型態,改善身體機能,提升生命品質。在國民小學至國中階段,學童的活動範圍逐漸擴大,隨著運動或遊戲的能力加強,增加了潛在的危險性,而學校的義務是提供一個環境讓學童能快快樂樂的遊戲、成長,享受幸福的人生。凡是和運動或身體活動有關而發生的一切傷害,都可以稱之爲運動傷害。若能清楚了解受傷的機轉、爲何受傷、傷害的種類、相關部位組織的變化,才能有效的預防運動傷害。本文從如何培養學童的運動習慣,及探討學童運動傷害的成因、常見的運動傷害、運動傷害的預防與處理,及提出學童運動時應注意事項。

關鍵字

運動習慣 運動傷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