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1.15.15
  • 期刊

唐代吐蕃政權的屬性與政治文化之研究

摘要


唐代吐蕃崛起後與李唐的接觸情形,在李唐的錯誤策略下使得吐蕃成為李唐焦頭爛額的重大問題。而李唐對吐蕃的錯誤策略其因,應是在於李唐對吐蕃的認知不夠清楚而導致的錯誤判斷。本文分析唐代吐蕃時期唐、藏雙方所遺留的碑銘、書信等文字史料,並對近人的研究加以檢討,探明唐代吐蕃的政權屬性與政治文化。由吐蕃第八代贊普布岱貢傑的稱號Lha btsan po(天贊普)有別於rje(王)的稱謂可知開始對外發展的雅礱悉補野部為了加強號召力使用了獨特的稱號。〈贊普世系表〉裡的神話則描述吐蕃的贊普以神之子下凡為號召,並界定出贊普、貴族與平民間的的分別就是神與人的分別,即是以神統人。而吐蕃的贊普應統治天下天子思想之下,擴張成為了吐蕃的對外政策。而以西藏高原的形式與氣候分析,吐蕃雖兼具農牧兩種經濟型態,但農業的效益會大於游牧,並在鹽糧交換的情況下,形成了以農統牧的政權型態。吐蕃好神鬼而多疑猜的情形下,吐蕃的盟誓行為相當盛行,而王室、貴族與平民間的的差異則是神與人之間的差別,階級相當的嚴明。造成吐蕃各部落相互敵視、連年征戰的血親復仇制也由命價賠償制取代,減少各部的矛盾,也形成吐蕃的政治文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