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2.240.21
  • 期刊

顛覆符號思考與視覺的狂想者-達利

The Subversion of Semiotics Ideas and Visual Imagination: Dali Salvador

摘要


本文研究採用旨在探討符號學的相關論述,透過文獻資料整理與符號、圖像分析研究,提出符號學理論應用於超現實主義圖案表現的可能性。符號學結構觀點,解讀超現實主義圖案中隱藏的符碼,即運用符號學的結構術語探討藝術圖案的構成思維,企圖找出超現實主義圖案生成的內在結構和語法。為了理解超現實主義的作品,必須理解藝術形象,而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又必須理解構成超現實主義藝術形象的藝術符號。 運用符號學對當代藝術圖案做隱喻與轉喻分析,得到上述結果,並建議未來研究者可進一步分析其他當代藝術圖案及當代藝術圖案在文化背景下的歷時意義,或進行研究,甚至探討其他的符號系統,讓符號學詮釋體系更趨於完備。

參考文獻


康德()。
吳風(2003)。藝術符號美學
黃新生譯(1997)。媒介分析方法。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Berger, A.A.(1982).(Media Analysis Techniques).
柯永輝()。,未出版。

被引用紀錄


陳思穎(2015)。「心靈之眼」繪畫表現研究〔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3/CJCU.2015.00039
曾湘怡(2014)。『幽暗意識』-從超現實數位影像創作探勘人性原罪〔碩士論文,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26/NUTC.2014.00124
廖美菁(2009)。論超現實主義繪畫的文學性及其在數位插畫之應用〔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62630
朱炫同(2015)。記憶微觀 – 從記憶裂痕中,探尋自我〔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4-08092016001629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