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8.162.188
  • 期刊

秦漢墨跡文字演變的考察研究

Research of the Writing Chinese Calligraphy Change in Qin and Han's Dynasties

摘要


本研究以林師進忠先生提出「小篆」就是「秦簡文字」的學說理論為基礎,將古文字依其特性分類整理並製作成資料庫。字例收錄春秋晚期〈侯馬盟書〉起,至東漢晚期〈東牌樓漢簡〉等墨跡文字,四十餘種簡牘字跡,總數超過七千字以上。筆者以造形研究結合文獻數位化處理的方式,考察古文字在七百多年(B.C552~A.D.220)內的傳承變化,所完成的字形表是古文字演化的縮影,真實的反映七百多年來文字的變化過程,是應用現代科技軟硬體的一種整合研究。文中針對「篆」、「古隸」、「書寫」等相關名詞進行考察與解析,又從「家具史」、「書寫載體」、「書寫姿勢」等層面進行分析研究,辯證學界對於「篆書」形相的錯誤理解。從戰國時代至秦漢間所整理的出土簡牘文字資料中,舉出關鍵字的字形進行比對,證明筆寫的「簡牘墨跡文字才有字形的歷史傳承」之論點,「墨跡文字」才是古文字傳承的根本。

關鍵字

字體 書體 篆書 小篆 古隸 隸書 墨跡文字 簡帛 鳥蟲篆 秦簡 楚簡

參考文獻


京都大学(2006)。漢字文化研究年報。京都大?21世紀COE ?????東???世界?人文情報?研究教育??。
毛萬寶、黃君(2009)。中國古代書論類編。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王壯為(1969)。篆書舉要─東周的墨蹟。暢流。38(10),18-20。
江村治樹(2000)。春秋戰國秦漢時代出土文字資料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
何琳儀(2003)。戰國文字通論訂補。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被引用紀錄


葉書珊(2015)。里耶秦簡(壹)文字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3-211020161404255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