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4.5.46
  • 期刊

視覺修辭應用於閒章藝術研究與創作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and Creation of Visual Rhetoric onSeal Cutting

摘要


篆刻藝術,發展至明、清時期,由工匠之手,轉入文人創作當中。文人的世界,是文學與藝術的世界,因此,篆刻的內容從實用性,漸漸變成一門獨立的藝術創作。本論文創作,建立在「視覺修辭」概念上,視覺修辭是平面設計常用的一種創意依據。而視覺修辭的根本,建立在修辭學上。「視覺」作品經由「修辭」概念的引導,使人對於作品產生理解,這就是「視覺修辭」主要的功能。而修辭必藉由「文詞」的展示,因此本創作所探討的篆刻作品,以「閒章」為範圍。「閒章」是文人進入篆刻創作後的產物,「閒章」的內容文詞具備文學性、趣味性,主要用來抒發創作者或使用者內心的感受。明、清文人對「閒章」內容的選取,除少數是自創之外,其餘多是引用古典文章、詩、詞章句,本論文為求創作符合時代性,使作品貼近現代人的語言,故採用「新詩」的內涵作為作品的內容。新詩是白話文運動之後的產物,語言貼近普羅大眾。而新詩的發展過程,產生了「圖像詩」,「圖像詩」的創作技巧,跟「修辭」是離不開的,經由「修辭」技巧的修飾,「圖像詩」在視覺上更發揮圖像的功能。本創作就架構在「視覺修辭」、「閒章」、「圖像詩」之下。這是一種嘗試,期待可以為筆者在篆刻藝術擴展更多元的樣貌,也據此建立個人篆刻風格。

關鍵字

視覺修辭 閒章 圖像詩

參考文獻


三民書局編纂委員(1989)。新辭典。三民書局。
高樹藩(2007)。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正中書局。
閻振興(1984)。當代國語大辭典。百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漢許慎(1986)。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出版社。
臺灣商務印書館編審委員會(1997)。增修辭源。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被引用紀錄


連健良(2016)。中國吉祥漢字字畫雙關的創作研究〔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78-110820171402082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