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0.66.151
  • 期刊

記憶.懷舊與藝術創作關係之研究

Memory and Nostalgia in Art Creation

摘要


人類具有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觀念,主要是因為人有記憶的緣故;記憶是一個複雜的心理歷程,是把我們心智生活連結起來的膠,建構個人歷史的鷹架。懷舊由社會學觀點是對過去的一種渴望,心理學的觀點是著重在詮釋引發懷舊的刺激物,醫學的觀點是一種致命、思鄉的疾病,而藝術的觀點則是一種回歸鄉土、過去的傾向。透過懷舊,人們學習到如何建構自己的社會文化。本研究以記憶為主,而懷舊是呈現記憶的一種手法,將記憶重新拉回過去;透過對過往記憶的分析,重溫生命中曾經走過的人、事、物與內在心靈間的關係,並探討記憶、懷舊的各種層次、面向和位階,結構、分類與歷程。法國歷史學家皮埃爾.諾拉(Pierre Nora)指出:記憶攫取各式的回憶,不精細的、混雜的、整体的或不穩定的、特殊的或有象徵性的,並可以轉載、消失、截取或投影。而記憶的藝術是建立在對記憶場所的總結之上,因此筆者從記憶與懷舊論點切入,進一步剖析中外藝術家的作品,試圖解碼記憶.懷舊與藝術創作之間的關連性。

關鍵字

記憶 懷舊 記憶痕跡

參考文獻


洪蘭譯、Sguire, Larry R.、Kandel, Eric R.(2001)。透視記憶。臺北市:遠流出版。
洪蘭譯、Rupp, Rebecca(2004)。最終的秘密。台北市:貓頭鷹出版。
洪蘭譯、Rupp, Rebecca(2013)。記憶的秘密。台北市:貓頭鷹出版。
洪蘭譯、Loftus, Elizabeth、Ketcham, Katherine(1998)。記憶VS 創憶:尋找迷失的真相。台北市:遠流出版。
鄭文琦譯、McGaugh, James L.(2005)。記憶與情緒。臺北縣:靈鷲山般若基金。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