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降低我國產業面臨管制帶來之經濟衝擊,經濟部工業局委託工研院研發氟氯碳化物(CFCs)替代技術及輔導國內產業切換non-CFC製程。以往家電產業使用CFC-11(CC13F)爲發泡劑,發泡聚胺法甲酸酯(Poly-urethane)爲發泡體,作爲電冰箱的隔熱材料,突破以往以玻璃綿、保麗龍爲隔熱材料的極限:CFC-11發電的PU發泡體具有更低的隔熱係數(0,016W/mk),使得電冰箱箱壁得以變得更薄,內容積更大,同時節省能源耗費。爲因應政府逐步管制氟氯碳化物(CFCs)的措施,工研院化學工業研究所研發CFC發泡的替代技術,首先從CFC-11減量30%的技術著手,經過實驗室的研發,輔導廠商現場的試作及量產,終於1993年全面切換使用CFC減量30%的技術著手,經過實驗室的研發,輔導廠商現場的試作及量產,終於1993年全面切換使用CFC減量30%的製程。爲進一步因應1995年底全面禁產氟氯碳化物(CFCs)的挑戰,工研院化工所於1993年年初,就投入氫氟氯碳化物(HCFC)發泡技術的研發,經由實驗室的研發,掌握HCFC發泡體/ABS內襯村的相容性加速試驗。最後經過長期性能測試,分析冷卻能力、耗電量、能源效率値及解體分析。其測試値通過CNS國家標凖値,完成環保冰箱的研發與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