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3.104.114
  • 期刊

武俠:近代中國的精神史側面

摘要


本文以「武俠」為對象,檢視一個生成於近代中國的消費話語,試圖為其建構歷史與文化的語境,以文化符碼形構的歷程帶出一個「武俠」實踐的知識準備。進而透過召喚國魂與強國保種的內在理路連結,揭示了俠正以「魂」的單位進駐,成為可以被隨時啟動的意象、符號及心理機制。同時,在一個國家/文化危機的背景下,勾勒了身體作為個體與國體的中介,訴諸於種種暴力、武裝及強勢的作風,完成武俠形式寄寓國族想像的可能。至於武俠傳奇產生於這樣的近代中國背景,理所當然在以身體及烏托邦運作的界面上,實踐了召喚俠者,自強中國的潛在慾望。而武俠傳奇以「魂在」及「賦形」的特質,回應了群眾消費的期待視野。因此,「武俠」可以在思想史的意義上勾勒一個近代中國的形貌,卻也在精神史的脈絡下顯現為「症狀」。

關鍵字

武俠 國魂 國族 精神史

被引用紀錄


郭憲偉、郭金芳(2023)。製作霍元甲傳奇:從《近代俠義英雄傳》談起運動研究32(1),41-58。https://doi.org/10.6167/JSR.202306_32(1).0003
劉靜怡(2012)。王度廬「鶴─鐵」五部曲悲劇俠情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6408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