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8.221.222
  • 期刊

傳“奇”乎?傳“教”乎?-《千古奇聞》的編選視域初探

摘要


明末清初商業發展,印刷術的發達,造成文化消費的普及,大眾藝文風氣勃發。加以心學發展趨盛,思想禁錮鬆動,許多男性文人均曾直接或間接提升女性地位。商業發達,婦女識字率增加,女性文學的閱讀需求激增,所以出現的一批寫給女人的書。李漁編輯的《千古奇聞》便是在這種文化氛圍中出現的女性讀物。 《千古奇聞》是李漁爲婦女編輯的一部通俗歷史讀物,內收數千年間各類婦女故事六百餘則,此書就陳百峰所輯《女史》刪補而成,蒐集上自周秦、下自元明的史傳、筆記、傳奇、小說、民間傳說、神話等作品編輯而成,可以說是一本兼具史傳特色和民間軼聞傳說色彩的女性事件簿。 《千古奇聞》充滿男性的目光,書中選錄的賢德女子大都是男性書寫的女性形象,編輯者和評點者也是兩個男人―陳百峰和李漁。因此,要問的是:男人究竟要建構出怎樣的「完美」女人形象?女性的典範是如何被「生產」出來的?此書的編輯者和購買者想要讓女人讀到什麼?本文擬從性別的角度切入,觀察男性文人透過書寫、話語建構的方式,有意識或無意識流露出來的性別意識?藉由對《千古奇聞》一書的剖析探討,除了可以看到歷代女性的生命史、心靈史,亦可以觀察男人們心中的女性典範類型,和潛藏其中的意識型態。

被引用紀錄


周家守(2014)。李漁同類型小說與戲曲比較〔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060520141753454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