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108.184

摘要


社會變遷,老年人口越來越多,老人所面對的變化及調適比任何一個年齡層都還大。老人的自我概念是影響老年生活的重要因素,研究老人的自我概念不但可提升對老人的瞭解,也有助於提供適切的關懷與幫助。本研究以年滿六十歲以上的老人為對象,共訪問了四十六位老人,訪談老人的基本資料及其自我概念。研究結果歸納為以下四種情況:第一種喪偶獨自居住的老人,常感到孤獨對自己的看法比較負面。第二種喪偶與子女同住的老人,則出現兩種情形,有些老人對自己的命運很感嘆,有些則是較能適應、較能樂觀地接受環境的改變。第三種與配偶同住的老人,生活滿意度高,重視夫妻間的扶持及子女的返鄉探望。第四種與配偶子女全家同住的老人,自我概念最為正向積極,對家庭的滿意度高,並熱心從事義工及社區活動。此外,本研究亦發現老人的自我概念深受家庭成員是否關心、照顧及個人身體健康的影響,與配偶同住的老人較能得到情感上的支持與滿足,喪偶是老人的重大打擊,有多位老人以宗教信仰減少面對生死關卡的恐懼,且多位老人對於運動、休閒及身體保養的觀念日益重視。根據研究結果提供建議,作為教育、輔導及推展老人福利工作之參考。

關鍵字

無資料

被引用紀錄


李佳玲(2008)。台灣高齡化社會下的未來退休圖像〔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08.00817
邱于真(2011)。初探在地老化實踐因素-以台東糖廠光明社區為討論主體〔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1.10589
梁明皓(2016)。高齡教育教師角色知覺、老化態度與教學策略關係之研究:成人教育學觀點〔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3-2110201614072621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