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33.219

摘要


邏輯導論,將科目、課程,從名詞轉爲動詞、進行式,成爲邏輯引導與討論。故重在營造一氛圍,使同學去探索、思考,從而發現真理實相、規則、方法或程序,增其獨立思考能力,挑戰或澄清價值理念,腦力激盪得以擴展多元向度學習,以利益自己的生活、生命。 盼望能使學習者學習、嘗試作智性冒險,或猜測、聯想、實驗,觀察、模擬、訪問、聽、表達,亦刺激、提高覺知力、創造力,養成思考習慣,增加自我了解,增加成就感、一些生活生命經驗。 教學,即示範自我挑戰、智性冒險的真實施爲,促進小組運作-分工合作、分擔、分享思作成果,互相欣賞、互助完成,增加體驗、整合經驗,促進自我了解與增生理則知能。是有機教學,實得教學相長。 指定與邏輯、理則學相關課外讀物,知解其架構、核心思考理念、精采片段欣賞、自我對話,或創見、改寫及心得,作小組報告、個人報告。以增自我教育、終身學習的基礎及良好經驗。

關鍵字

邏輯 理則學

參考文獻


陳祖耀(2003)。理則學。台北:三民。
蔡介裕、袁長瑞、高志亮(2005)。理則學-邏輯智商。台北縣:新文京。
鷲田小彌太著、洪聖哲譯(2001)。你是邏輯高手嗎?。台北縣:台灣廣廈。
袁長瑞(2003)。思考與創意思考。台北縣:新文京。
張玉成(1998)。思考技巧與教學。台北市:心理。

延伸閱讀


  • 普特南、周栢喬(1984)。邏輯哲學(上)鵝湖月刊(111),25-33。https://doi.org/10.29652/LM.198409.0005
  • 陳怡伶(2010)。科學邏輯的應用〔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0.01006
  • 普特南、周栢喬(1984)。邏輯哲學(下)鵝湖月刊(112),31-42。https://doi.org/10.29652/LM.198410.0008
  • 賴國徽(1973)。「邏輯實證論」評析復興崗學報(11),109-113。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04298063-197306-201011250050-201011250050-109-113
  • 陳榮波(1981)。語言的邏輯鵝湖月刊(67),39-50。https://doi.org/10.29652/LM.198101.0008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