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2.166.76
  • 期刊
  • OpenAccess

臺灣日治時期殖民地「苦力」類型內部結構-以高雄等新興港市為中心

摘要


”苦力”是國際論述,但台灣少有論述。這是筆者一系列台灣”苦力”論述之一環。筆者以時代型態分為三大類型。本文旨在分析臺灣第三種日治殖民地”苦力”類型。以史料、田調為主。本文觀念上涉及盧梭社約論及對不平等的論述,本文學理上涉及勞動社會學等。本文區域界定在台南-安平、五條港,但以宜蘭挑夫作比較。”苦力”基本的定義-CooIie為台灣外來語,主要為赤手勞動、無技藝、無教育的異鄉(出稼)男子,形成不同時期”苦力”內涵、社群,因應臺灣社會經濟的發展。本文的要旨就是說明臺灣社會在不同時期經濟結構的轉型中,勞動力需求下形成大量移工,產生位居於社會底層,不同類型的”苦力”。臺灣社會經濟史不同的生產方式與多重支配,產生不同的生產關係,也產生不同的”苦力”類型。本文探討日人的殖民地型的”苦力”類型,日人在韓國、東北、福建、台灣、南海等進行亞洲型殖民,產生日人的殖民地型的”苦力”。日治”苦力”在新產業革命下,在新港市、新的多重支配下達到”苦力史”中”苦力”最不平等的高峰。官方、資方、軍方、警方強力介入”苦力”社群,產生新”苦力”組合、”苦力”監督。本文探討”苦力”的內部結構存在的矛盾、衝突、因應,涉及左右翼的路線及自由勞動市場等三種路線。臺灣傳統以地緣為核心的結拜”苦力幫”引入高雄,適應產業、工作、生活空間的不平等,多重支配下成為三等公民。其多重支配下,使”苦力頭”制在大戰時,日本軍方一度廢止,達到高峯,走入歷史。根據本文臺灣”苦力”類型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臺灣社會經濟上最”不平等”的”底層階級”形成。”苦力”正是馬克思”人學”批判的”異化勞動”及不”完整的人”的最具體指標。臺灣表面上民主了,但學術界並未透過社會底層的”苦力史”反思,因此是未完整的臺灣歷史。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