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爾•金特》(Peer Gynt)這齣戲劇本身漫無目的地發展著,這或許是易卜生自己生命以及歷史因素使然。這部劇就像騎士傳奇故事般,而該劇的複雜就像劇裡涵蓋的空間元素:半地、半海的峽灣,無人知曉那到底是滲進陸地的海洋,還是溶入海洋的陸地,彷如在挖掘現實的幻影。 當易卜生邀請愛德華格利葛(Edvard Grieg)為該劇譜寫音樂的時候,正是國家歌劇在歐洲興起的十九世紀,挪威歌劇方才誕生。但是,易卜生早就考慮採用歌劇的形式。事實上,早在1861年易卜生就曾經提供文稿給作曲家馬汀安德烈斯烏德比(Martin Andreas Udbye)譜曲。 《皮爾金特》在1867年以「讀劇」(lesedrama)出版,是用來閱讀的劇本,但易卜生已經打算將該劇搬上舞台。1874年易卜生寫信給格利葛,希望他為該劇寫一齣音樂。同年,易卜生也寫信給克莉絲丁尼亞劇場(Christiania Theater)導演路德薇格約瑟芬(Ludvig Josephson),希望他能為將此劇改編成音樂劇演出。約瑟芬躍躍欲試,但格利葛卻仍興趣缺缺。此舉頗令人驚訝,因為在易卜生寫給格利葛的信中,我們清楚發現,易卜生認為音樂以及舞台可增添不少演出的光彩。 《皮爾金特》於1876年2月24日在克莉絲丁尼亞劇場首演。只有《波依格》的效應可以解釋,因為易卜生與格利葛兩人皆未參與在首演。爾後《皮爾金特》的戲劇演出將沒有音樂,而格利葛所譜寫的兩部《皮爾金特》管弦樂組曲,也沒有戲劇。 所以,我們對《皮爾•金特》這劇本有什麼認識嗎?還是只是《波依格》這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