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5.140.11
已選擇0筆
197 個查詢結果
  • 期刊

classification. Keywords: primary eligibility, equity,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National Taiwan Sport University 2Department of Recreational Sport & Health

  • 期刊

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 - 112 - A Study on Pre-Service Education for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pre-service education for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in Vietnam in the 21st century. First

  • 期刊
  • OpenAccess

理學系電子信箱:gueysh@ntu.edu.tw20  J Med Education Vol. 13 No.2 2009 質,並依學生的「學系群」(護理學系、醫學系、非醫學系及非護理學系之其他學系)與「性別」比較分析。22  J Med Education Vol. 13 No.2 2009

  • 期刊

of Education (Primary))學位(AITSL, 2018)。新加坡則由唯一的國立教育研究院承擔小學師資培育之重責,由其規劃4年制的教育文學士(Bachelor of Education (Primary), by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2018, https://sydney.edu.au/ courses

  • 學位論文

Title of The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imary Education after  Đổi Mới Vietnam Nam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ietnam’s primary education after 1986. In addition, it was done to

  • 期刊

本研究為編製中小學學生體育態度量表所進行的初步研究。研究以態度的三個層面(認知、情意、意向行動),依據教育部各級學校實施體育課之目標,以及九年一貫課程「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之課程目標,進行試題的編擬,共計編寫試題75題,其中「認知」層面32題,「情感」層面20題,「行動傾向」層面23題。初步編擬的試題在國小四年級至高中三年級的627份有效問卷中,以因素分析及a信度重複考驗後,共計5次重複分析得到51題試題(因素一22題,因素二16題,因素3題);三個因素能夠解釋全體變數變異量由42.172%提高到47.239%;轉軸前的總特徵值由31.629降為24.092;整體測驗的a信度由.9638提高為.9652,屬於高信度係數。本測驗的初步研究結果與國外相較,在理論架構的界定、信度的考驗及適用的年齡層等,均有較佳的測驗品質,然而因為三個因素能夠解釋全體變數變異量為47.239%,轉軸前的總特徵值為24.092,均不甚理想,顯然仍有一些關於學生體育態度的潛在變項未被發現,這是後續的研究應該特別注意的。

  • 會議論文

satisfaction for children during mental developing process in the stage of primary education. 1t and Education, Primary Education 壹、前言有改善人類生活、延續先氏智慧、提昇吳成經塵世與美勞教育是初等教育階段握其統合性特色的促進文明發展

  • 學位論文

本研究屬於歷史研究,主要透過對文獻、史料的整理、分析、歸納與綜合,以瞭解晚清浙江初等教育推動的情形。本研究所得結論如下: 一、浙江在經濟上較內陸省分繁榮;在文教上,士紳階級勢力大,再加上 熱衷興學,奠定教育基礎。開港對外通商後,新興商人階級興起。同 時教會學校的設立,影響近代小學制度的建立。 二、晚清新式小學堂的興辦,朝廷負責統籌規劃,但在監督上對地方的影 響是有限的。省級政府主要是負責統籌與督導,而府州縣級地方政府 則負責實際興學與宣導等。浙江的地方官在興學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 角色,但仍有人做出不利的舉動。 三、晚清士紳階級的組成產生轉變,出現「商紳」及「新知識份子」。浙 江士紳階級在新式小學堂的興辦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也有惡劣 士紳假借推廣學校之名以圖利私人,對地方學務產生不利的影響。 四、浙江新式小學堂的數量,主要分佈在浙北平原區及沿海地區,可見其 深受經濟發展情況及地理位置的影響。在設置的時間上,在光緒32年 (1906)廢除科舉後,學堂數量開始大幅成長,浙江的情形與全國一 致。但境內位居內陸的府州,數量成長時間也相對較遲。 五、新式小學堂的經費不足,因此校舍多利用原有的建築改設而成,並抽 收學捐籌措經費。浙江抽收學捐使民眾產生反彈,造成毀學事件,對 新式小學堂的設立產生不利影響。 六、新式小學堂的課程中,除國文、算術、歷史外,其餘科目差異甚大。 其原因可能是為符合各地需求,也可能與師資有關。由於師資不足, 以致浙江新式小學堂的教師仍多由秀才或私塾教師充任。 七、晚清新式小學堂的數量無法滿足需求,因此改良私塾以補學堂的不 足。但民國以後,私塾數量仍相當多,在晚清的初等教育中,仍佔有 相當重要的地位。此情形浙江與全國的現象是一致的。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期刊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1.0”, characterized by itsintegrat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2.0”.Key words:curriculum desig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