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仁管理評論 中華民國 109 年 5 月,第二十七卷第二期,69-102 公司治理美學資本與組織文化、利害 關係人認同關聯之研究 劉仲矩•廖淑華 ∗ (收稿日期 公司治理美學資本知覺研究, 並聚焦於管理階層透過美學領導對組織文化所營造的組織氛圍,探討公司治理美學資本知覺與 利害關係人認同度之間的關係,並以組織文化為干擾變項,採取變異數、相
要論 述,包含 B 型企業的組織文化、B 型企業與企業家導向的關聯、B 型企業認 證與公司經營理念、B 型企業認證與公司自我檢視、認證 B 型企業後對於企 業的影響,逐步探索其 擇與資料收集之間,具有相對應的一致性。以下分述本研究的分析結 果。 一、B型企業的組織文化 多次訪談中,受訪者不約而同表示,利己且利他的核心價值是引導組織 發展方向的準則,除
在的滿足感、 歸屬感、完整感與快樂等因素;以組織的層次言之,組織欲在職場中發展靈性, 乃是為了追求職場正當的倫理關係、型塑良好的組織文化與和諧;若將兩者所 追求的要素予以融合,則 ,如禮拜、禱告會等,以及非宗教性的活動或課程,如:社區服務、心靈講 座、團體工作坊等,藉此滿足員工的靈性需求,激勵生命成長,進而型塑良好 的組織文化、發展和諧的工作環境。 參‧研
46 輔仁管理評論,第二十七卷第一期,民國 109 年 1 月 出與創新有關的八個面向,依其重要性排列,分別是知識管理、組織的學習力、 組織文化、領導風格、合作、創 & Elmquist 2011);但也有學者認為創新來自於更廣泛地與供應鏈、顧客等外界知識的交 流(Lin 2007;Soosay, Hyland & Ferrer 2008)。又如組織文化,有
動員志工,建立在完善的資訊傳遞與創新的組織架構,透過慈濟的人文管理,與組織文化,深 刻影響了慈濟志工,使得慈濟的志工網絡緊密,影響組織日漸擴大。 關鍵字:非營利組織
反貪腐的組織文化)(王 伯頎,2018)。個案醫院目前實施的政策偏重於公民途徑的反貪腐行為,為能 使內部顧客對於反貪腐行為得到更高的成就與滿足感,可採每月公告清廉名 單,頒發清廉 獎狀,並安排清廉員工分享反貪腐行動,藉此達到建立反貪腐的 組織文化,進而達到反貪腐的目標。 內部利害關係人次要重視的構面為勞工安全與關係,醫院對勞工的聘用 與安全問題,對於人員
版圖時,加工廠家的合作是重要的成功關鍵。里仁公司營造出「善心」 組織文化,落實「自利與利他」的理念,關心民眾健康、關愛大地、關懷生命, 將有關有機產品的概念,相關認證與保健知識 的消費者,進而影響更多社會大眾的潛在顧客。 第二,「人力資源策略」,里仁公司在福智與慈心兩基金會的理念導引 下,對內形成強烈且明確的組織文化,里仁公司員工都是「廣論班」的成員
及國民性格對於上述關係的調節作用。 貳‧ 文獻探討與假設推論 一、東西方企業組織文化差異 從西方的管理觀點,發現西方管理非常重視法規、規章、紀律,常將工 作簡單化,對不同的 人發生的社會關係,就像水的波紋一樣, 一圈圈推出去,隨著波紋與中心的遠近,形成種種親疏不同,貴賤不一的差序 關係。 從上述華人與西方組織文化相關的文獻中,可以歸納二者有以下的差
度與積極性,建立相互信任與砥礪的組織文化 (Lai, 2019)。Kotamena、Senjaya 與 Prasetya (2020) 認為轉換型領導者是員工的工作 榜樣,支持 , Hu & Lin, 2023)、組織文化 (Rashwan & Ghaly, 2022)、領導者賦 權與晉升員工(Tung, 2016)、組織氛圍(Qubbaj & Shalabi
中芳(主 編),台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1 年(a),頁 271-291。 鄭伯壎,「組織文化與員工效能:上下 契合度的效果」,收錄於組織文化:員工層次的分析, 鄭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