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6.147.22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中):許育凡
作者(英):Hsu, Yu-Fan
論文名稱(中):「會」之遺漏偏誤與教學建議
論文名稱(英):The Error Analysis on Omission of Mandarin Modal Verb HUI and its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指導教授(中):張莉萍
指導教授(英):Chang, Li-Ping
口試委員:張郇慧
蕭惠貞
口試委員(外文):Chang, Hsun-Huei
Hsiao, Hui-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華語文教學碩博士學位學程
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7
中文關鍵詞:助動詞能願動詞遺漏偏誤學習者語料庫
英文關鍵詞:HuiAuxiliaryModal VerbsOmissionLearner Corpus
Doi Url:http://doi.org/10.6814/NCCU201901023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64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26
  • gshot_favorites title msg收藏:0
本研究使用「TOCFL 學習者語料庫」,一共搜索出四千多筆語料,其中包含三千多筆為學習者使用「會」的正確語料。我們將除了「能力」以外的用法,依使用語境再分為「條件結果類」、「推測保證類」以及「常態習慣類」三大類。

在語料庫中,學習者使用「會」的偏誤語料共有九百多筆,其中有591筆為遺漏「會」的偏誤,遺漏偏誤佔所有偏誤類型的比例為六成五。除了高級學習者外,初級、中級以及中高級的學習者出現的偏誤,主要集中在「遺漏偏誤」,偏誤分布的比例都接近六成。

研究發現,初級階段的學習者,較容易遺漏「推測保證類」的「會」,比例佔了六成。中級學習者「條件結果」及「推測保證」這兩大類的遺漏偏誤比例很接近,大約四成左右。中高級的學習者則多集中於「條件結果」類,比例接近七成。本研究也針對以上這三大類容易遺漏的語境用法提出相關的語法點建議。

經由排序後,發現不同語境的用法,難度由難到簡單依序為「假設、結果、條件、推測、保證、計畫、常態習慣、能力」。本研究以最近出版的《當代中文課程》為例,挑選出合適的單元提出補充,建議可利用上述語境用法歸納出的經常共現的結構和詞語進行教學,期望能提高學習者使用「會」的語言意識,防堵學生的遺漏偏誤。
We have collected more than 4000 sentences from a learner corpus, containing the text of the writing Test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OCFL). There are more than 3000 sentences which are the correct usage of Mandarin modal verb Hui. In this study, apart from “Abilitive”, we categorized the usage of Hui into other three main categories based on the occurring situations, including “Conditional and Causal”, “Speculative and Commissive”, and “Habitual and Generic”.
In the TOCFL learner corpus, there are more than 900 errors of Hui, and 591 errors belong to the omission of Hui. About 65% of the errors is the missing error type. Except for the advanced learners,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errors for the beginner learners, the intermediate learners, and the upper intermediate learners is the missing error, which is 60% among all the error types.
The result has shown that 60% of the missing errors of beginner learners are “Speculative and Commissive” type. Both “Conditional and Causal” and “Speculative and Commissive” types of errors are about 40% for intermediate learners. About 70% of the errors of upper intermediate learners are “Conditional and Causal”. We attempted
to describe the pedagogic grammar in the occurring situations above.
Based on the frequency of the errors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we sorted out the most difficult to the easiest usages of Hui. The most difficult usage of Hui is the “Subjunctive”, followed by “Causal “, “Conditional”, “Speculative”, “Commissive”, “Future-plan”, “Habitual and Generic”, and “Abilitive”. We suggested to incorporate the instructions of above usages of Hui within the related lessons of the recently published textbook, A Cours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so the learners can raise their awareness of when to employ Hui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緣起與動機 1
1.2 研究概況與空缺 2
1.3 研究範圍與目的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2.1 「會」的情態語義 7
2.1.1. 吳妱靜(1996) 8
2.1.2. 黃郁純(1999) 10
2.1.3. 王曉凌(2007) 12
2.1.4. 葉信鴻(2009) 14
2.2 華語學習者偏誤分析 18
2.2.1 日語學習者:吳珮華(2009) 18
2.2.2 韓語學習者:高佑京(2012) 20
2.2.3 越南學習者:劉鄭蟬(2012) 21
2.2.4 泰語學習者:楊烈惠(2014) 22
2.2.5 葉信鴻(2009) 23
2.2.6 張莉萍(2014) 23
2.3 小結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分析結果 27
3.1 語料庫研究方法 27
3.1.1 語料庫簡介 27
3.1.2 語料收集步驟 30
3.1.3 語料分析原則 32
3.2 統計結果:「會」偏誤率與類型分布 37
3.3 「會」的正確使用與遺漏偏誤分析 39
3.4 小結 45
第四章 針對「會」遺漏偏誤的教學對策 47
4.1 教材中的「會」 47
4.2 防堵遺漏類「會」的教學語法描述 53
4.2.1 條件結果類 53
4.2.2 推測保證類 59
4.2.3 常態習慣類 62
4.3 「會」的內部教學排序建議 64
4.4 「會」之教學建議 67
4.4.1 教材編寫建議 67
4.4.2 教材補充建議 69
4.4.3 教學情境設計舉隅 71
第五章 結論與研究限制 73
5.1 研究發現 73
5.2 研究限制 74
參考文獻 75

王力(1943)。「中國現代語法」上冊。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曉凌(2007)。「會」與非現實性。語言教學與研究,1,60-67。
文煉(1982)。“會”的兼類問題。漢語學習,6,5-8。
朱德熙(1984)。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吳妱靜(1996)。國語的動態:肯定動態詞 Hui與Le。臺北:私立輔仁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珮華(2009)。「會」的中介語分析-以日籍學習者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佑京(2012)。助動詞“會”漢韓語對比以及偏誤分析。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張莉萍(2013)。TOCFL 作文語料庫的建置與應用。第二屆漢語中介語語料庫
建設與應用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選集,141-152。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張莉萍(2014)。不同母語背景學習者能願動詞「會」的偏誤類型-語料庫為本
的研究。國際漢語教學的挑戰與機遇─第十二屆國際漢語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81-386。
張莉萍(2017)。TOCFL學習者語料庫的偏誤標記(繁體版),載於陳浩然(主編)語料庫與華語教學(第七章159-196頁)。台北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黃郁純(1999)。漢語能願動詞之語義研究。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貝(2014)。漢語兒童認識型情態動詞的早期習得。語言教學與研究,1,20-28。
楊烈惠(2014)。漢泰語能願動詞在教學上的對比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信鴻(2009)。現代漢語助動詞的界定與教學應用。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德明主編(2011)。新版實用視聽華語。臺北市:正中書局。
劉月華等主編(1997)。中文聽說讀寫(第一、第二冊)。Boston:Cheng & Tsui Company。
劉珣(2002)。新實用漢語課本(第一冊)。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劉鄭嬋(2012)。越南學生漢語能願動詞習得研究。廣西:廣西民族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論文。
鄧守信(2009)。對外漢語教學語法。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鄧守信主編(2015)。當代中文課程。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鄧守信(2018)。當代中文語法點全集。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蔣紹愚(2007)。從助動詞“解”、“會”、“識”的形成看語義的演變。漢語學報,1,2-10。
謝佳玲(2006)。漢語情態詞的語意界定:語料庫為本的研究。中國語文研究,1,45-63。
Chung, Sandra and Timberlake, Alan. (1985). Tense, Aspect and Mood. In Shopen,Timothy (ed.) Language Typology and Syntactic Description Vol. 3: Grammatical Categories and the Lexicon, 241-258.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yons, John. (1977). Seman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lmer, F. R. (2001). Mood and Modality. 2nd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Von Wright, G. H. (1951). An Essay in Modal Logic. Amsterdam: North Holland.

語料庫
中央研究院平衡語料庫http://app.sinica.edu.tw/cgi-bin/kiwi/mkiwi/kiwi.sh 
現代漢語語料庫詞頻統計http://elearning.ling.sinica.edu.tw/CWordfreq.html
TOCFL學習者語料庫檢索系統http://tocfl.itc.ntnu.edu.t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