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18.140.88)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中):黃莉晴
作者(英):Huang, Li-Ching
論文名稱(中):兒童權利公約保障之休閒權—台灣與韓國法律實踐之比較
論文名稱(英):The Right to Leisure Under 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Legal Practices in Taiwan and South
指導教授(中):孫迺翊
林佳和
指導教授(英):Sun, Nai-Yi
Lin, Chia-Ho
口試委員:戴瑀如
口試委員(外文):Tai, Yu-Z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系
出版年:2022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8
中文關鍵詞:兒童權利公約休閒權受教權韓國法教育競爭
英文關鍵詞: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Right to leisureRight to educationKorean lawEducational competition
Doi Url:http://doi.org/10.6814/NCCU202201659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07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7
  • gshot_favorites title msg收藏:0
兒童權利公約為聯合國的核心人權公約之一,自1989年通過、1990年正式生效迄今,已經歷半甲子以上之歲月。鑒於公約條文與兒童處境的分析,須要認知到公約所承認的各項權利皆是相互依存和不可分割的,兒童權利公約的四大基本原則——禁止歧視、兒童最佳利益、生存與發展、兒童意見應受傾聽,即貫穿公約全文而有交互關聯性。公約的制定與通過,顯示了在國際人權的進程中,對兒童權利的關注方向已漸由傳統的保護供給取向,逐漸深化至多元的領域。其中,兒童的休閒權雖然經常被稱為「被忽略的權利」,實則與公約所載的各權利之間並不存在特定的位階關係。
若從我國法角度出發,臺灣已2014年藉《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之通過,以此將公約移植國內法規範體系,而賦予其國內法之效力。而此前對於兒少之保護更可散見於民法、刑法、以及《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等法中。惟公約的國內法化固然樹立了我國兒童權利進展的里程碑,其所引入的諸權利與原則將如何與本土法律、社會、文化相調和,仍值得探究。
事實上,臺灣的教育制度實則已趨普及且完備,惟正因為兒童與少年的教育問題受到臺灣家庭與社會的高度重視,而與其他亞洲社會同患有盛行的教育競爭問題。為此,本文選擇以文化、歷史、地緣上具有高度共通性的大韓民國為比較之對象,先後梳理臺韓在兒童權利公約定期報告審查以及法律實踐之驚,藉釐清兩國所共同經歷的教育競爭問題對於兒童權利的影響,並嘗試回答:休閒權與受教權之關係為何,是否存在優先列後之關係?教育競爭對於兒童的休閒權、以及其他權利的影響為何?父母行使親權,督促子女學習,是否有其界限?國家是否得基於國家教育之目的,干預父母親權之行使、或學生的休閒權?
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CRC) is one of the core human rights conventions of the United Nations, and it has been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since its adoption in 1989 and its entry into force in 1990. The four principles of the CRC - prohibition of discrimination, children’s best interest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right of the child to be heard - are interrelated throughout the Convention. The formulation and adoption of the Convention shows that in the course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the direction of concern for children's rights has gradually deepened from the traditional direction of protection and provision to a diversified field. Although children's right to leisure is often referred to as a "neglected right," there is no specific hierarch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it and the rights stipulated in the Conven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aiwan's domestic law, 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was transposed into the domestic legal system in 2014 through the passage of the Implementation Law of 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giving it the force of domestic law. Previously, the protection of children could be found in the Civil Law, Criminal Law, and The Protection of Children and Youths Welfare and Rights Act. However, while the inport of the Convention has set a milestone in the progress of children's rights in Taiwan, it is still worth exploring how the rights and principles it introduces will be reconciled with local laws, society, and culture.
In fact, Taiwan's education system has been well built. However, as Taiwanese families and society highly values academic achievements, it suffers from the same educational competition as other Asian societies, such as South Korea. To clarify the impact of educational competition on children's rights that both countries have experienced, and to answer the question: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ight to leisure and the right to education? What is the impact of educational competition on children's right to leisure and other rights? Is there a limit to the exercise of parental authority by parents to urge their children to learn? Can the state interfere with the exercise of parental rights or the leisure rights of students for the purpose of state educat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 5
第四節 研究架構 5
第二章 兒童權利公約及兒童的人格自主發展 7
第一節 兒童權利在國際法中的演進 7
第一項 1924年日內瓦兒童權利宣言 7
第二項 1948年世界人權宣言 8
第三項 1958年聯合國兒童權利宣言 10
第四項 1989年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 13
第一款 草擬過程 13
第二款 兒童權利公約之影響 16
第二節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 19
第一項 公約的權利體系 19
第一款 四大指導原則與解釋方法 19
第二款 從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到公民政治權利 25
第三款 從父母的權利到子女的權利 28
第四款 其他權利分類方法 31
第二項 受教育權 32
第一款 條文分析 32
第二款 受教育權與父母權利的衝突 34
第三款 受教育權與其他兒童權利的衝突 35
第四款 受教育權的落實 36
第三項 休息、休閒、遊戲、娛樂活動的權利 38
第一款 條文分析 38
第二款 與公約其他條文的交互關聯 41
第三款 第31條權利的落實與挑戰 43
第四項 小結 47
第三章 兒童權利公約下臺韓就教育競爭問題的對話 49
第一節 東亞教育競爭文化 49
第二節 韓國的教育競爭與兒童權利 51
第一項 韓國教育競爭問題概述 51
第二項 兒童權利公約與教育競爭 53
第一款 公約國內法化之背景與歷程 53
第二款 韓國定期報告機制下就教育競爭展開的對話 55
第一目 首次國家報告、替代報告、結論性意見 55
第二目 第二次國家報告、替代報告、結論性意見 58
第三目 第三、四次合併國家報告、替代報告、結論性意見 62
第四目 第五、六次合併國家報告、替代報告、結論性意見 66
第三節 我國的教育競爭與兒童權利 75
第一項 我國教育競爭問題概述 75
第一款 公約國內法化之背景與路徑 77
第一目 背景 77
第二目 路徑 78
第二款 我國定期報告機制下就教育競爭展開的對話 82
第一目 首次國家報告 82
第二目 替代報告 84
第三目 結論性意見 87
第四節 定期報告機制下的臺韓教育競爭議題比較 89
第一項 韓國定期報告機制下的教育競爭議題 89
第二項 臺灣定期報告機制下的教育競爭議題 92
第三項 對話的未盡之處——兒童的時間如何決定? 94
第四章 韓國立法例與憲法決定 97
第一節 韓國法教育關係中的學生權利 98
第二節 韓國法家庭關係中的子女權利 106
第三節 韓國法對補習時間的管制 112
第一項 禁止提供補習及其憲法爭議 112
第一款 1981年《私設講習所法》第9-2條及第10條第2項第5款 112
第二款 1995年《學院之設立、營運法》第3條、第22條 113
第三款1998年憲甲字第16號決定 115
第二項 補習班宵禁及其憲法爭議 121
第一款 2006年《學院之設立、營運暨課外教習法》第16條第2項及2008年4月3日《首爾特別市學院之設立、營運暨課外教習條例》第5條第1項 121
第二款 2008年憲戊字第635號決定 123
第三款 各地方《學院之設立、營運暨課外教習條例》之普及與影響 128
第四節 韓國法對遊戲時間的管制 129
第一項 《遊戲產業促進法》第12條之3第1項 130
第二項 《青少年保護法》第26條 131
第三項 2011年憲戊字第659號、第683號 132
第四項 《青少年保護法》第26條之廢止 136
第五節 國家干預與家庭自治界線對於兒童權利的影響 137
第五章 我國立法例與憲法實務之比較 143
第一節 我國法教育關係中的學生權利 143
第一項 憲法中的教育關係 143
第一款 受教育權的主體 143
第二款 義務教育的範圍 144
第三款 學生的權利 145
第四款 學校及父母的教育權 154
第二項 課時結構之重新審視 155
第一款 從二部制教學到全日制教學 155
第二款 授課時數、節數之縮減 156
第三款 在校作息時間之法規化 158
第四款 學生對課時結構之參與 162
第一目 延後上課時間、廢除早自習及朝會的倡議 163
第二目 課間之自由利用 166
第三項 小結 173
第二節 我國法家庭關係中的子女權利 175
第一項 憲法中的家庭價值 175
第一款 從家本位、父母本位、到子女本位 175
第二款 憲法中的個人、家庭、與國家之關係 181
第二項 父母親權對子女日常作息之影響 182
第三項 小結 184
第三節 我國對補習班時間的管制 186
第一項 沿革 186
第二項 各地《短期補習班設立及管理規則》授課時數規定 187
第四節 我國對遊戲時間的管制 190
第一項 禁止兒少超過合理時間持續使用電子類產品之立法 190
第二項 從視力保健到兒少非行之防治 191
第三項 評析 192
第五節 臺韓法制與爭議之比較與分析 194
第一項 韓國法制之回顧 194
第二項 我國法制之回顧 195
第三項 比較與分析 196
第六章 結論 199
參考文獻 203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一)專書
王澤鑑(2014),民法總則,增訂新版,臺北:自版。
丘宏達著、陳純一修訂(2021年),現代國際法,修訂4版,臺北:三民。
吳俊昇、王西征(2006年),教育概論,福建:福建教育。
吳信華(2015年),憲法釋論,修訂二版,臺北:三民。。
吳清山(2015年),教育概論,5版,臺北:五南。
李仁淼(2020年),教育法與教育人權,2版,臺北:元照。
李惠宗(2019 年),憲法要義,八版,臺北:元照。
李震山(2007年),多元、寬容與人權保障—以憲法未列舉權之保障為中心,臺北:元照。
周志宏(2003年),教育法與教育改革,臺北:高等教育。
林天佑編(2012年),百年教育發展,臺北: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林秀雄(2022年),親屬法講義,七版,臺北:元照。
教育部(1994年),「第六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2年),第七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第二冊),臺北:教育部。
許志雄.陳銘祥.蔡茂寅.周志宏.蔡宗珍(2008年),現代憲法論,4版,臺北:元照。
陳新民(2018 年),憲法學釋論,九版,臺北:自版。
詹卓穎、張介宗、傅濟功(2000年),韓國的教育與社會文化,臺北:商鼎。
高玉泉、蔡沛倫(2016年),兒童權利公約逐條釋義,臺北: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謝高橋(2004年),教育社會學,臺北:五南。

(二)專書論文
李立如(2016年),東亞變遷脈絡下的家庭法制發展:臺灣與南韓之比較分析,收於:葉俊榮編,變遷中的東亞法院:從指標性判決看東亞法院的角色與功能,頁274-314,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周志宏(1999 年),學習權序論,收於: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當代公法新論(上)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頁 187-220,臺北:元照。
洪良姬(2021年),為誰/為何的「親權」:殖民地時期「親權」的法制化和家族政治學,收於:陳姃湲編,從臺灣與朝鮮反思日本的殖民統治,頁43-68,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陳明堂(2017年),我國對國際習慣法及公約國際法在內國法生效之法制規範,收於:陳荔彤院長論文集編輯委員會,國際法與國內法的一元論─陳荔彤教授六秩晉五華誕祝壽論文集(上),頁 135-143,臺灣:陳荔彤院長論文集編輯委員會
蘇永欽(2006年),我國憲法中的家庭,收於:蘇永欽主編,部門憲法,頁795-806,臺北:元照。
蘇賢淑(2021年),作為「被發明的傳統」的同姓同本禁婚制與殖民政治,載:陳姃湲編,林政佑校訂,從臺灣與朝鮮反思日本的殖民統治,頁11-40,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李建良(2014年),論國際條約的國內法效力與法位階定序──國際條約與憲法解釋之關係的基礎課題,收於:廖福特,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八輯上冊,頁 175-211,臺北:新學林。

(三)研討會論文
大脇康弘(楊思偉、蔡妃甯譯)(2000年),日本升學競爭現況與入試制度改革,收於:「亞洲儒家文化圈(地區)升學競爭問題之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47-148
楊思偉(2000年),亞洲儒文化圈地區升學競爭之比較分析,收於:「亞洲儒家文化圈(地區)升學競爭問題之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12。
李和承(2000年),教育制度和社會理想的調和,收於:「亞洲儒家文化圈(地區)升學競爭問題之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7-178。
周愚文、黃烈修、高建民(2000年),中國大陸升學競爭研究,收於:「亞洲儒家文化圈(地區)升學競爭問題之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1-65
馬慶發(2000年),陽光下的注視:從”減負”看大陸升學競爭 升學競爭的成因分析與對策研究,收於:「亞洲儒家文化圈(地區)升學競爭問題之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50
張文貞(2009年),國際人權法與內國憲法的匯流:台灣施行兩大人權公約之後,台灣法學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台灣法學會主辦,頁 20。
詹卓穎(2000年),韓國升學競爭問題研究,收於:「亞洲儒家文化圈(地區)升學競爭問題之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91-192。
簡成熙、洪仁進(2000年),臺灣地區升學競爭問題之比較研究,收於:「亞洲儒家文化圈(地區)升學競爭問題之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28-133。
黃昭元(2015 年),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與憲法解釋,司法院大法官 104 年度學術研會──人權公約與我國憲法解釋,司法院主辦,頁 105。

(四)期刊論文
尹大奎(2000年),韓國立憲主義的歷史與現狀,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60期,頁14-26。
李玉惠、黃莉雯(2017年),兒童使用 3C 產品合理時間之研究,學校行政,第112期,頁28-58
李立如(2019年),憲法解釋中的家庭圖像與其規範地位,臺大法學論叢,48卷3期,頁967-1021。
李孟玢(1998年),論世界人權宣言之基本性質與法律效力,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1期,頁333-361。
林沛君(2016年),人權公約匯入國內法律體系所面臨之課題──以實踐兒童權利公約之國際經驗為借鏡,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52期,頁161-219。
林沛君(2015年),由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第 14 號一般性意見重新檢視「子女最佳利益」,華岡法粹,58期,頁132-165。
施慧玲(1999年),論我國兒童少年性剝削防治立法——以兒童少年福利保護為中心理念之法律社會學觀點,中正大學法學集刊,2期,頁45-76。
施慧玲(2000年),論我國家庭法之發展與研究——一個家庭法律社會學的觀點,政大法學評論第63期,頁239-269。
施慧玲、陳竹上、廖宗聖(2015年),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兒童權利公約國內法化之社會分析與後續課題,月旦法學雜誌第240期,頁113-129。
孫迺翊(2015年),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8條第1項規定與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適用問題初探,萬國法律,204期,頁13-31
徐輝彥(2014年),「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與「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在我國最高法院與最高行政法院適用之研究,臺大法學論叢,43卷S期,頁839-909。
苏亦工(2004年),韩国民法典的修正及其背景,《私法》第3辑第2卷,頁96-124。
張文貞(2012年),演進中的法:一般性意見作為國際人權公約的權威解釋,頁25-43。
許育典(2022年),裁判憲法審查作為基本權客觀價值秩序的實踐──以子女最佳利益為核心的111年憲判字第8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327期,頁41-50。
彭台臨(1990年),「台灣地區人口變動與國民教育發展」,人口學刊,第13期,頁21-41。
黃鳳崎(2018年),法定代理人拒絕醫療案:未成年人醫療自主決定權,月旦醫事法報告,第21期,頁64-79。
鄧衍森(2010年),人權保障的規範理論:序曲,臺灣法學雜誌,第166期,頁123-130。
鄧學仁(2010年),子女最佳利益之適用爭議與發展方向,台灣法學雜誌,155期,頁45-61。
蕭文生(2001年),自程序與組織觀點論基本權利之保障,憲政時代,第25卷第3期,頁27-54。
戴瑀如(2018年),法定代理人拒絕醫療案:未成年子女之醫療決定權與醫師的告知義務,月旦醫事法報告,第21期,頁48-63
簡慧娟、吳慧君(2017年),兒童權利公約推動歷程與未來挑戰,社區發展季刊157期,頁 42–53。

(五)碩博士論文
丁時達(2005年),「臺北市升大學文理補習班變遷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沛君(2017年),兒童權利公約在臺灣的國內法化--以離婚後子女親權行使與兒少安置案件中兒童及少年被傾聽的權利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博士論文。
林佳霓(2008年),彰化縣國民小學學童下課時間運用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黃春木(2008年),臺灣社會升學主義的發展與解決對策(1945-200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黃婉容(2018年),韓國與臺灣民法親屬編變遷之比較:以家制與婚姻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六)網路資源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CRC資訊網:https://crc.sfaa.gov.tw/crc_front/index.php
https://www.judicial.gov.tw/tw/np-117-1.html
https://cons.judicial.gov.tw/

二、英文文獻
(一)專書
Charles J Russo eds. 2017. Handbook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Law: Selected Asian Nations, Volume 2. London.: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Geraldine Van Bueren. 1998. The International Law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Leiden: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Ian Neary. 2002. Human Rights in Japan, South Korea and Taiwan. London: Routledge.
Noam Peleg. 2019. The Child’s Right to Development (201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rk Bray & Ora Kwo. 2014. Regulating Private Tutoring for Public Good: Policy Options for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in Asia. Hong Kong: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Centre (CERC)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on (UNESCO)

(二)專書論文
Adrian M. Plevin. 2019. Children’s Rights: Advocacy and International Agenda Setting, Pp. 93-114 in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of Children, edited by Ursula Kilkelly & Ton Liefaard. Singapore: Springer.
Aoife Nolan. 2019. Pp. 239-258 Children’s Economic and Social Rights in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of Children, edited by Ursula Kilkelly & Ton Liefaard. Singapore: Springer.
Jaap E. Doek. 2019. The Human Rights of Children: An Introduction Pp. 3-29 in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of Children, edited by Ursula Kilkelly & Ton Liefaard. Singapore: Springer.
Karin Arts. 2019. Children’s Rights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Pp. 537-561 in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of Children, edited by Ursula Kilkelly & Ton Liefaard. Singapore: Springer.
Noam Peleg. 2019.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Rights Law: General Principles Pp.135-157 in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of Children, edited by Ursula Kilkelly & Ton Liefaard. Singapore: Springer.
Usang Maria Assim. 2019. Civil Rights and Freedoms of the Child Pp. 389-417 in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of Children, edited by Ursula Kilkelly & Ton Liefaard. Singapore: Springer.
Yoonmo Sang, Sora Park & Hogeun Seo. 2017. Mobile Game Regulation in South Korea: A Case Study of the Shutdown Law Pp. 58-61 in Mobile Gaming in Asia Politics, Culture and Emerging ethnologies, edited by Dal Yong Jin. Singapore: Springer.

(三)期刊論文
Ann Quennerstedt. 2009. Balancing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and the Rights of Parents in 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8:2, 162-176, DOI: 10.1080/14754830902897270
Ann Quennerstedt. 2010. Children, But Not Really Humans?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the Hampering Effect of the "3 p'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ldren s Rights 18(4):619-635, DOI:10.1163/157181810X490384
Gavin Healy. 2000. Judicial Activism in the New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 Columbia Journal of Asian Law 14:213–234;
Hoon Choi & Álvaro Choi. 2015. When One Door Closes: The Impact of the Hagwon Curfew on the Consumption of Private Tutoring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IREA Working Papers, 2015. https://doi.org/10.2139/ssrn.2689777.
Jaesung Choi & Rosa Minhyo Cho. 2016.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governmental regulations on South Korean private cram schools,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Education, 36:4, 599-621, DOI: 10.1080/02188791.2015.1064356
Jiyun Choi, et al. 2018. Effect of the Online Game Shutdown Policy on Internet Use, Internet Addiction, and Sleeping Hours in Korean Adolescents,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62(5):548-555.
Jo Seok Hun. 2018. On the legal reasoning involving private education in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The Journal of Law of Education 30(2):159-183.
Stuart Lester. 2013. Rethinking Children’s Participation In Democratic Processes: A Right to play, Youth Engagement: The Civic-Political Lives of Children and Youth Sociological Studies of Children and Youth, 16: 21-43.

(六)網際網路
United Nations, Committee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https://www.ohchr.org/CH/HRBodies/CRC/Pages/CRCIndex.aspx
United Nations Digital Library:https://digitallibrary.un.org/
Korean Law Information Center: https://www.law.go.kr/eng/engMain.do
Korea Legisl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https://elaw.klri.re.kr/eng_service/main.do
Treaty Body Internet, CRC: https://tbinternet.ohchr.org/Treaties/CRC/SitePages/Home.aspx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 https://english.ccourt.go.kr/site/eng/main.do
Snowden, Hunter. (2022). THE THREAT POSED TO THE FUNDAMENTAL PARENTAL RIGHTS BY CHINESE VIDEO GAME REGULATION. 10.13140/RG.2.2.32188.10887. at 21.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60048600_THE_THREAT_POSED_TO_THE_FUNDAMENTAL_PARENTAL_RIGHTS_BY_CHINESE_VIDEO_GAME_REGULATION
Charles J Russo eds., Handbook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Law: Selected Asian Nations, Volume 2, (2017) Kindle Ver.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相關論文

1. 我國視障者從事醫療按摩之法制建構—以英國視障物理治療師之促進法制為借鏡
2. 長期照護制度中家庭照護者法律定位之研究──日本長期照護制度之借鏡與反思
3. 社會行政程序中的個人資料保護-以公務機關間社會福利個人資料之傳遞使用為中心
4. 台灣與日本社會救助法制之比較研究 ─以有工作能力者之最低生活保障與就業支援為主軸
5. 社工專業於福利服務法制中之定位 —以兒少保護安置與收出養認可案件為中心
6. 社會給付行政中行政機關之諮詢及提供資訊義務─ 兼論社會法地位回復請求權
7. 論全民健康保險的藥物給付項目收載制度─以病人程序保障與公民參與為中心
8. 轉型社會中的社會權保障-南非與臺灣的憲法解釋比較
9. 身心障礙者自立支援法制之介紹 ──以日本障礙者總合支援法與我國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50條個人支持服務為中心
10. 論中央與地方之權限劃分及財務分擔-以我國社會給付規範中中央請客地方買單之爭議為例
11. 遊民的住房權保障─以英國遊民安置輔導制度為借鏡
12. 長期照顧服務提供體系暨支付制度之研究 —以日本介護保險制度之變革為比較對象
13. 適足居住權於我國司法裁判之建構與落實
14. 論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中合理調整義務於我國之實踐-兼以美國、歐盟與歐洲人權公約作為借鏡
15. 美國《病人保護暨可負擔醫療法》之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