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26.165.24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中):蘇亮宇
作者(英):Su, Liang-Yu
論文名稱(中):大學研究中心與地方政府於災害防救協力之動機──以臺南市水患自主防災社區為例
論文名稱(英):Motivations of university research centers to collaborate with local government in disaster management: a case study of flood-resistant communities in Tainan City
指導教授(中):張鎧如
口試委員:蕭乃沂
王俊元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公共行政學系
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0
中文關鍵詞:災害防救協力治理協力動機大學研究中心水患自主防災社區
Doi Url:http://doi.org/10.6814/NCCU201900788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51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68
  • gshot_favorites title msg收藏:0
  面對天然災害,我國政府近年來積極推動防災社區,期望藉由基層民眾的力量,於災害來臨前與發生時能更有效地準備及因應。在眾多防災社區的計畫中,又以地方政府委託學術機構執行為最多。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並非與大學內的單一一位教師協力,而是委託其下的研究中心協助建置防災社區,然隨著希望建立更多防災社區,現行委託大學研究中心的運行模式能夠符合未來需求嗎?
  本研究以臺南市政府推行水患自主防災社區計畫為例,探討成大防災研究中心人員參與協力,擔任輔導團隊之動機,期待藉由本研究以更進一步了解研究人員參與協力的想法,進而幫助未來政府與大學研究中心在公共服務方面進行協力時能夠更加完善。本研究將協力動機區分成個人與組織二層次,而各層次中又可再細分為自利、利他、複合等三種不同動機。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採深度訪談法,共計訪談10位計畫相關人員,經由訪談內容分析中心成員之協力動機,以及動機對計畫之影響。
  研究發現研究中心與研究人員各自擁有許多不同協力動機,且各動機同時存在並相互影響。個人層面包含了為獲得中心續聘、可將經驗應用於其他計畫、配合政府政策,以及研究人員個人的社會責任;組織層面包含了研究中心必須自負盈虧、計畫發展性、配合政府政策,以及中心肩負的社會責任。受限於相關規定,研究中心與人員較不在意計畫需有多少的利潤,且中心與人員雙方亦自認自我背負較高的社會責任,因而擁有較高的意願貢獻自我專業於國家社會。然而,研究中心與人員的利他精神並不是毫無限制,中心與人員兩者雖不注重利潤,卻十分重視成本。本研究發現研究人員在選擇是否參與協力時,以生存為考量的自利動機將為優先考慮項目,研究人員是以務實的態度決定是否參與協力,而不會因研究人員的身分而選擇會造成虧損的協力計畫。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壹、自然環境下的臺灣 1
貳、臺灣防災社區之推行 2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 4
壹、研究動機 4
貳、研究問題 9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5
第一節 應用社區力量於災害防救 15
壹、以社區應對天然災害 15
貳、藉外部專家協助建置防災社區 18
第二節 研究中心與地方政府協力動機 24
壹、防災社區中的大學研究中心 24
貳、地方政府與研究中心協力之動機 28
第三節 研究人員參與協力動機之探討 32
壹、個人與組織之差異 33
貳、研究人員與地方政府協力之動機 38
參、動機間的調適與影響 47
第三章 研究設計 51
第一節 個案背景與介紹 51
壹、臺南市之天然災害 51
貳、臺南市之水患自主防災計畫 54
參、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 58
第二節 研究架構 60
第三節 研究方法 61
壹、文獻回顧法 62
貳、深度訪談法 62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67
第一節 計畫歷程與執行 67
壹、成大團隊承接計畫之歷史脈絡 67
貳、計畫執行 71
參、社區工作之特殊 80
第二節 個人與組織協力動機 84
壹、個人層面 84
貳、組織層面 91
第三節 動機間的調適與計畫未來課題 98
壹、動機調適 98
貳、計畫未來課題 105
第四節 綜合討論 111
壹、計畫缺乏改變 111
貳、動機調適對防災社區運行之影響 11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5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25
第二節 政府政策與中心營運建議 127
壹、精進水患自主防災社區計畫 128
貳、建立更合乎中心團隊動機之協力關係 129
參、計畫工作豐富化 131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展望 132
壹、研究限制 132
貳、未來研究展望 133
參考文獻 135
附錄一 訪談題綱 147
王价巨(2017)。社區韌性與災害管理。載於王价巨(編),災害管理:13堂專業的必修課程(51-75頁)。臺北:五南。
水利署(2007)。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第1階段(95-96年度)實施計畫修正計畫(核定本)。臺北:水利署。
水利署(2010)。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第2階段實施計畫(第1次修正)(核定本)。臺北:水利署。
水利署(2013)。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第3階段(100-102年)實施計畫(第1次修正)(核定本)。臺北:水利署。
水利署(2014)。修正「流域綜合治理計畫(106-108年)」(核定本)。臺北:水利署。
江大樹、張力亞(2008)。社區營造中組織信任的機制建構:以桃米生態村為例。東吳政治學報,26(1),87-142。
江大樹、張力亞(2012)。社區營造、政策類型與網絡治理──「六星計畫」比較分析。政策與人力管理,3(2),1-42。
江大樹、張力亞(2014)。宜居城鎮的轉型與環境治理策略──埔里經驗初探。兩岸基層選舉與地方治理研究通訊,2(1),1-12。
江大樹、張力亞、梁鎧麟(2014)。深耕地方災害防救網絡治理能力:協力與培力策略分析。民主與治理,1(1),1-31。
江大樹、容邵武、陳文學、張力亞、蔡嘉信(2015)。邁向水沙連大學城:埔里社區深耕與暨大人社中心的行動研究。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6(4),4-22。
江明修、陳定銘(2000)。我國基金會之問題與健全之道。載於江明修(編),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215-267頁)。臺北:智勝文化。
朱家賢(2008)。產學合作!高等教育的新契/棄機。學校行政,54,1-11。
李心平、黃志偉、蔡秀芝、廖菀辰、李威霖(2017)。成功大學協助臺南市政府災害應變情資研判分析。災害防救電子報,2017年特刊,1-20。
李永展(2009)。全球時代下的台灣社區營造。國家與社會,7,1-27。
李長晏、林煥笙(2009)。中央與地方協力夥伴關係之分析──以台中縣潭子段旱溪整治工程為例。公共行政學報,31,49-100。
李宗勳(2007)。政府業務委外經營:理論、策略與經驗(二版)。臺北:智勝文化。
李易駿(2011)。當代社區工作(三版)。臺北:雙葉書廊。
李鴻源、馬士元(2014)。先天不良:高雄氣爆暴露災防之失。營建知訊,381,48-56。
李瑞陽、陳柏蒼(2016)。全民防災知識傳播。載於陳柏蒼(編),災害管理與實務(307-326頁)。臺北:五南。
李鎮鍵、蔡宗旻(2018)。臺南市水患自主防災社區推動成果探討,中華防災學刊,10(1),41-53。
余遜達、陳旭東(譯)(2012)。公共事務治理之道:集體行動制度的演進(Elinor Ostrom原著)。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吳杰穎、康良宇(2007)。防災社區推動之探討──以「社區防災總體營造計畫」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16,213-231。
吳明錡(2018)。大學社會責任之實踐。國土及公共治理,6(1),62-67。
吳偉寧、謝政勳(2018)。自主防災社區運作之經驗分析──高雄市永安區個案討論。公共事務評論,17(1),89-105。
吳勝利(2017)。自主防災社區評鑑再傳捷報,臺南市政府榮獲績優城市特優,社區獲獎數全國第一。臺南市災害防救電子報,2018年11月16日,取自:http://www.tainan.gov.tw/tainan/epaper_view.asp?id={A2692CFF-1979-4B11-82F7-73219DB5F168}。
林淑馨(2016)。台灣非營利組織與地方政府協力的實證分析:以六縣市為例。政治科學論叢,69,103-148。
林淑馨(2018)。協力神話的崩壞?我國地方政府與非營利組織的協力現況。公共行政學報,55,1-36。
周佳、陳維婷、羅敏輝、李明安、許晃雄、洪志誠、鄒治華、盧孟明、洪致文、陳正達、鄭兆尊(2017)。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17第一冊──物理現象與機制。臺北:科技部。
周瑞生、吳家輝(2014)。臺北市都會社區防災管理實務推動。物業管理學報,45(2),35-52。
施佳良、杜文苓(2017)。環境管制行政的科學技術框架與決策僵局:六輕工安事件環評過程析論。公共行政學報,52,81-111。
范宜芳(2000)。非營利組織之公辦民營。載於江明修(編),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191-213頁)。臺北:智勝文化。
范熾文、謝月香(2015)。臺灣高等教育產業化之省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9),1-4。
侯勝宗(2016)。產學合作之價值創造與交換:「教學─研究─服務」整合個案之歷程與反思。臺大管理論叢,27(1),155-190。
洪福財(2014)。為了誰,成就了誰?──大學教師對升等制度的自我檢視。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1),27-29。
消防署(2012)。災害防救深耕第2期計畫(核定本)。新北:消防署。
消防署(2017)。災害防救深耕第3期計畫(核定本)。新北:消防署。
消防署(2018)。臺灣地區天然災害損失統計表(47年至107年8月)【資料檔】。2018年10月23日,取自:
https://www.nfa.gov.tw/cht/index.php?code=list&ids=233。
徐震(1988)。社區與社區發展(二版)。臺北:正中書局。
陳文學、邱韻芳(2017)。大學協力下的部落治理──以暨南大學參與眉溪部落為例。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7(1),1-26。
陳怡君、吳榮平(2017)。防災社區自主性評估之探討。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7(2),1-44。
陳怡良(2013)。第8號莫拉克(Morakot)颱風(0908)。載於中央氣象局(編),民國98年颱風調查報告(17-43頁)。臺北:中央氣象局。
陳定銘(2005)。非營利組織志工發展之析探。T & D飛訊,36,1-19。
陳宗權、林博文、朱默庵(2012)。產學合作中的知識探索與利用。臺大管理論叢,22(2),59-86。
陳亮全、劉怡君、陳海立(2004)。臺灣近年社區防災的推動成果。2004亞洲消防首長協會第23屆年會,新北。
陳昶憲、陳柏蒼(2016)。害防救演練規劃。載於陳柏蒼(編),災害管理與實務(404-422頁)。臺北:五南。
陳恆鈞(1995)。學術政策研究成果運用之探討:大學與政府之間的互動。中國行政評論,5(1),111-130。
陳敦源、張世杰(2010)。公私協力夥伴關係的弔詭。文官制度季刊,2(3),17-71。
郭瑞坤、汪夢怡、邱鴻遠(2006)。影響大學教師參與公共事務因素之研究。公共事務評論,7(2),135-165。
許世雨(2000)。非營利組織與公共行政。載於江明修(編),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155-189頁)。臺北:智勝文化。
許耿銘(2017)。都市水患風險脆弱性之初探:臺南市空間與非空間因素的分析。政治科學論叢,74,149-192。
許麗萍、李培元(2015)。產官學攜手搶救大學。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9),26-28。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譯)(2015)。2015-2030仙台減災綱領(UNISDR原著)。新北: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曾冠球(2011)。協力治理觀點下公共管理者的挑戰與能力建立。文官制度季刊,3(1),27-52。
曾冠球(2017)。良善協力治理下的公共服務民間夥伴關係。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5(1),67-79。
曾敏惠、吳杰穎(2014)。風險溝通與災害回復力關聯性之研究:以水患自主防災社區計畫為例。2014台灣災害管理研討會,新北。
張力亞、江大樹(2016)。基層民主治理的現狀與挑戰。載於王業立(編),臺灣民主之反思與前瞻(287-316頁)。臺北:財團法人臺灣民主基金會。
張鎧如(2014)。回顧臺灣災害防救研究與組織協力理論之應用:以2000~2012年文獻分析。競爭力評論,17,69-88。
張鎧如(2018)。初探我國地方政府從事災害防救組織協力之動機:理論與實務的比較。公共行政學報,54,79-125。
黃勝群、陳彥宏、石瑞銓、張徽正、林啟文、陳文山(2004)。新化斷層帶之淺部構造特徵。載於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編),活動斷層與地震地質專輯(二)(99-110頁)。臺北: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黃源協、蕭文高、劉素珍(2009)。從“社區發展”到“永續社區”──台灣社區工作的檢視與省思。臺大社會工作學刊,19,87-131。
鈕文英(2017)。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二版)。臺北:雙葉書廊。
楊文昌、吳季莊、胡雅婷、高家俊(2012)。馬尼拉海溝海嘯模擬引致南台灣溢淹效應。第34屆海洋工程研討會:臺南。
楊永年(2009)。八八水災救災體系之研究。公共行政學報,32,143-169。
楊牧貞、陳沐新(2011)。利他意願在調節負向情緒上的效果。教育心理學報,42(4),701-718。
楊振富(譯)(2004)。大學何價:高等教育商業化?(Derek Bok原著)。臺北:天下遠見。
詹火生、黃源協、陳小紅、薛承泰、古允文(2014)。社會正義與社區參與。臺北:五南。
董安琪(譯)(1989)。集體行動的邏輯(Mancur Olson原著)。臺北:遠流。
溫肇東、樊學良(2013)。日本產學合作之理論研究與政策實踐歷程。管理與系統,20(2),201-226。
廖俊松、張文昌(2007)。南投縣社區防災之經驗分享。社區發展季刊,117,265-280。
臺南市政府(2011)。配合縣市合併升格研提大臺南空間發展策略及都市計畫整合先期規劃暨擬定都市更新綱要計畫案。臺南:臺南市政府。
臺南市政府(2017)。105年度臺南市地區災害防救計畫(核定版)。臺南:臺南市政府。
臺南市政府(2018)。臺南市各區里數、鄰數、戶數、人口數、性別比例及人口
密度統計表【資料檔】。2018年11月4日,取自:http://web.tainan.gov.tw//agr/list.asp?nsub=I4A400。
臺南市水患自主防災社區(2018)。臺南市已建置水患自主防災社區分佈圖。2018年11月14日,取自:http://www.tainanfrc.com.tw/plan/detail/19。
鄭昱芸(2011)。回首十五年──成大研究總中心歷任主任專訪。成大產學合作季刊,6,6-12。
蔡宏進(1971)。社會角色的扮演。現代學苑,8(10),17-20。
劉怡君、陳亮全(2015)。防災社區之回顧與課題。災害防救科技與管理學刊,4(2),59-81。
魯俊孟、邱偉誠(2011)。農村與大學在社區總體營造事務之伙伴關係探討:以倡導聯盟觀點視之。政治與政策,1(1),123-154。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出版社。
龍仕璋、呂執中(2012)。諮詢對產學合作專案形成之研究。管理與系統,19(4),649-672。
謝宜君、方世榮(2013)。組織的關係是資產?還是負債?管理與系統,20(1),55-87。
嚴峻偉、李鎮鍵(2018)。臺南市水利局推動水患自主防災社區執行績效再創佳績,連續3年經評鑑榮獲全國績優直轄市。臺南市災害防救電子報,2018年11月16日,取自:https://www.tainan.gov.tw/tainan/epaper_view.asp?id={45E19
307-1300-4F65-B988-F43A9D2C4FC8}。
顧忠華(2000)大學轉型與社區大學的社區參與。載於玄奘人文社會學院成人及社區教育學系(編),大學發展與社區參與(97-106頁)。高雄市:高雄復文。
Alderfer, C. P.(1969). An Empirical Test of A New Theory of Human Need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Human Performance, 4(2), 142-175.
Agranoff, R., & M. McGuire(2001). Big Questions in Public Network Management Research.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11(3), 295-326.
Amorim, J. P., T. Freires, E. Loja, F. Rodrigues, J. L. Coimbra, & I. Menezes(2015). What is 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EU-USR(Ed.), 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A Common European Reference Framework(pp. 3-4). Bucharest, Romania: EU-USR.
Antonacopoulou, E. P.(2009). Impact and Scholarship: Unlearning and Practising to Co-create Actionable Knowledge. Management Learning, 40(4), 421-430.
Apfel, J., & J. A. Worthley(1979). Academic Technical Assistance: The University and State Govern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39(5), 408-414.
Benson, J. K.(1975). The Interorganizational Network as a Political Economy.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2), 229-249.
Boardman, P. C., & E. A. Corley(2008). University Research Centers and the Composition of Research Collaborations. Research Policy, 37, 900-913.
Bozeman, B., J. Dietz, & M. Gaughan(2001).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Human Capital: An Alternative Model for Research Evalu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2(7-8), 716-740.
Bozeman, B., & P. C. Boardman(2003). Managing the New Multipurpose, Multidiscipline University Research Centers: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n the Academic Community. Arlington, VA: IBM Center for The Business of Government.
Bozeman, B., & E. Corley(2004). Scientists’ Collaboration Strategies: Implications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Human Capital. Research Policy, 33, 599-616.
Brooks, N(2003).Vulnerability, Risk and Adaptation: A Conceptual Framework.(Working Paper No. 38). UK, Norwich: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Tyndall Centre for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Cooper, T. L.(2006). The Responsible Administrator: An Approach to Ethics for the Administrative Role(5th Ed.).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Child, J.(1997). Strategic Choice in the Analysis of Action, Structure, Organizations and Environment: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Organization Studies, 18(1), 43-76.
Dilley, M., R. S. Chen, U. Deichmann, A, L. Lerner-Lam, & M. Arnold(2005). Natural Disaster Hotspots: A Global Risk Analysis.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Elster, J.(1989). The Cement of Society: A Study of Social Order. Cambridge,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eldman, M. S.(2000). Organizational Routines as a Source of Continuous Change. Organization Science, 11(6), 611-629.
Gazley, B.(2010). Why Not Partner with Local Government? Nonprofit Managerial Perceptions of Collaborative Disadvantage.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39(1), 51-76.
Gies, D. E.(2000). By Design: The Disaster Resistant and Quality-of-Life Community. Natural Hazards Review, 1(3), 151-160.
Goode, W. J.(1960). A Theory of Role Strai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5(4), 483-496.
Granovetter, M.(1978). Threshold Models of Collective Behavior.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3(6), 1420-1443.
Joyner, K.(2007). Dynamic Evolution i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The Role of Key Actors in Managing Multiple Stakeholders. Managerial Law, 49(5/6), 206-217.
Kahn, R. L., D. M. Wolfe, R. P. Quinn, J. D. Snoek, & R. A. Rosenthal(1964). Organizational Stress: Studies in 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Keast, R., M. P. Mandell, K. Brown, & G. Woolcock(2004). Network Structures: Working Differently and Changing Expectation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4(3), 363-371.
Kennedy, D.(1997). Academic Dut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ettl, D. F.(2006). Managing Boundaries in American Administration: The Collaboration Imperativ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6(s1), 10-19.
Krueger, S., E. Jennings, & J. M. Kendra(2009). Local Emergency Management Funding: An Evaluation of County Budgets. Journal of Homeland Security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6(1), Article 43.
Landry, R., N. Traore, & B. Godin(1996). An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Collaboration on Academic Research Productivity. Higher Education, 32(3), 283-301.
Landry, R., & N. Amara(1998). The Impact of Transaction Costs on the Institutional Structuration of Collaborative Academic Research. Research Policy, 27, 901-913.
Maslow, A. H.(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50(4), 370-396.
McCarthy, F. X., & N. Keegan(2009). FEMA’s Pre-Disaster Mitigation Program: Overview and Issues. Washington D.C.: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Library of Congress.
Noble, G., & R. Jones(2006). The Role of Boundary-Spanning Managers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Public Administration, 84(4), 891-917.
Norris, F. H., S. P. Stevens, B. Pfefferbaum, K. F. Wyche, & R. L. Pfefferbaum(2008). Community Resilience as a Metaphor, Theory, Set of Capacities, and Strategy for Disaster Readiness. American Journal Community Psychology, 41, 127-150.
OECD(1999). University Research in Transition. Paris, France: OECD.
Ostrom, E.(2000). Collective Ac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Norms.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4(3), 137-158.
Ponomariov, B., & P. C. Broadman(2010). Influencing Scientists’ Collaboration and Productivity Patterns through New Institutions: University Research Centers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Human Capital. Research Policy, 39, 613-624.
Sabatier, P. A.(1984). Faculty Interest in Policy-Oriented Advising and Research. Knowledge: Creation, Diffusion, Utilization, 5(4), 469-502.
Sabharwal, M., & Q. Hu(2013). Participation in University-based Research Centers: Is It Helping or Hurting Researchers? Research Policy, 42, 1301-1311.
Steffensen, M., E. M. Rogers, & K. Speakman(2000). Spin-offs from Research Centers at a Research University.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5(1), 93-111.
Sullivan, H. & C. Skelcher(2002). Working Across Boundaries: Collaboration in Public Services. New York, NY: Palgrave Macmillan.
Tang, C. P., & S. Y. Tang(2014). Managing Incentive Dynamics for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in Land and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74(2), 220-231.
Thomalla, F., T. Downing, E. Spanger-Siegfried, G. Han, & J. Rockström(2006). Reducing Hazard Vulnerability: Towards a Common Approach Between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and Climate Adaptation. Disaster, 30(1), 39-48.
Thomson, A. M., & J. L. Perry(2006). Collaboration Processes: Inside the Black Box.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6(s1), 20-32.
UNESCO(2009). World Conference on Higher Education 2009 Final Report. Paris, France: UNESCO.
Waugh, W. L., & G. Streib(2006). Collaboration and Leadership for Effective Emergency Manage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6(s1), 131-140.
Weber, E., & A. M. Khademian(2008). Wicked Problems, Knowledge Challenges, and Collaborative Capacity Builders in Network Setting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8(2), 334-34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