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21.58.143)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中):何致晴
論文名稱(中):合憲性解釋於司法院釋字的探究-以刑法規範為中心
指導教授(中):李聖傑
口試委員:連孟琦
楊雲驊
李聖傑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系
出版年:2020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6
中文關鍵詞:刑法合憲性解釋違憲審查體系部分違憲立法不作為違憲司法院釋字第509號解釋司法院釋字第617號解釋司法院釋字第623號解釋司法院釋字第630號解釋司法院釋字第669號解釋司法院釋字第687號解釋司法院釋字第775號解釋司法院釋字第777號解釋司法院釋字第790號解釋司法院釋字第791號解釋
Doi Url:http://doi.org/10.6814/NCCU202001030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31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22
  • gshot_favorites title msg收藏:0
我國大法官對刑罰法律經常不否定其規範之有效性,而係在維持規範效力下調整其法規範之內涵,惟其此種解釋結論常常引致刑法學界之非議,本文認為係大法官就刑法為憲法解釋時忽略刑法釋義學的觀點所致,以此做為問題意識,本文逐一闡釋合憲性解釋之意義、大法官諸號解釋之評析、應如何將刑法釋義學之觀點加入憲法審查、最後探討大法官對通姦罪所為之解釋所體現的違憲審查基準之決定如何影響解釋結論及其與合憲性解釋間的互動關係。
在闡釋合憲性解釋意義之部分,本文參考過去學說之發展,認為合憲性解釋係一種選擇規則,必須在法規範之解釋存在複數解釋可能性且違憲及合憲結論併存時方有適用,且其界限係受文義及立法意旨之限制,憲法法院及普通法院皆有採用合憲性解釋之義務,在評析大法官解釋的部分,本文逐一檢視每號運用合憲性解釋方法之解釋其妥當性,並擴及目前釋憲實務上出現過的部分違憲、個案顯然過苛部分違憲、未設減輕條款立法不作為違憲等,除了個別解釋的評析外,總體的問題是大法官對刑罰法律之解釋往往缺乏論理,以致於刑法釋義學與憲法解釋間欠缺對話。結論上本文提出在憲法解釋上合憲性解釋方法不適用於明確性原則,因此新近的司法院釋字第777號解釋值得商榷,而目的正當性的部分應探究保護法益是否具有刑法保護之品質,有複數保護法益時應選擇合憲之保護法益,如司法院釋字第617號解釋即忽略了保護法益違憲之可能性,以致於做了不妥適的解釋,而手段必要性部分過去大法官鮮少質疑立法者以刑罰處罰特定行為是否妥適的問題,未來如遇到此類問題,可參酌刑法釋義學針對不同犯罪類型而發展之解釋論,而在狹義比例性部分,大法官採了監禁迴避可能性標準,但直到目前吾人無法有一個圖像是哪種犯罪可以不賦予監禁迴避可能性,只能待大法官個別解釋,本文認為較為妥當的作法是運用合憲性解釋之方式排除不具法益侵害之行為,比實務僅泛稱個案顯然過苛的現狀為佳。
最後本文闡釋合憲性解釋與審查基準之問題,以大法官近期做成之司法院釋字第791號解釋出發,探討審查基準在此扮演的角色以及其與合憲性解釋之互動,在司法院釋字第791號解釋中變更了司法院釋字第554號解釋之見解,本文認為係審查基準調整以致有此差異,而本文擬探究合憲性解釋得否補救審查基準調整下法律違憲之可能性而使其合憲,結論上本文認為,須先決定審查基準,審查基準決定後,除非就通姦罪之行為得獲致複數解釋可能性,其中有部分解釋結論得通過該審查基準之審查,否則合憲性解釋無從使其得出合憲結論。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 4
第四節 論文架構 4
第二章 合憲性解釋與刑法 7
第一節 合憲性解釋之意義 7
第一項 淺談合憲性解釋 7
第二項 合憲性解釋之依據 10
第二節 合憲性解釋與其他解釋方法之關聯 12
第一項 與文義解釋的關聯 12
第二項 與體系解釋的關聯 15
第三項 與目的解釋的關聯 18
第四項 與歷史解釋的關聯 20
第五項 小結-合憲性解釋為選擇規則 23
第三節 合憲性解釋之界限 24
第一項 基於尊重立法權形成的界限 25
第二項 與普通法院裁判間的界限 28
第三項 小結 33
第四節 合憲性解釋與刑法的關聯 35
第一項 合憲性解釋與罪刑法定原則 35
第二項 合憲性解釋與保護法益的探求 37
第三項 小結 39
第五節 合憲性解釋容許性之審查流程 39
第六節 本章研究所得 41
第三章 相關大法官解釋之檢討 44
第一節 大法官對刑法規範之解釋傾向觀察 44
第一項 合憲的解釋 45
第一款 刑罰法規的立法目的多尊重立法者裁量 45
第二款 生命刑刑罰法律效果尊重立法者裁量 46
第三款 得易科與不得易科併罰結論尊重立法者裁量 47
第四款 小結 47
第二項 違憲的解釋 47
第一款 以空白刑罰法律授權不明確為由宣告違憲者 47
第二款 刑罰法律效果不符罪刑相當原則宣告違憲者 48
第三款 得易科罰金併罰後執行刑不得易科宣告違憲者 48
第四款 行為以刑罰處罰違反比例原則宣告違憲者 48
第五款 小結 49
第三項 以合憲性解釋為解釋結論者 49
第四項 大法官歷來對刑法之解釋傾向 51
第二節 對不法要件為合憲性解釋 54
第一項 司法院釋字第509號解釋 54
第一款 本號解釋概述 54
第二款 本號解釋合憲性解釋方法運用之釐清 56
第三款 本號解釋評析 58
第四款 小結 64
第二項 司法院釋字第617號解釋 65
第一款 本號解釋概述 65
第二款 本號解釋合憲性解釋之方法論 66
第三款 本號解釋評析 67
第四款 小結 72
第三項 司法院釋字第623號解釋 73
第一款 本號解釋概述 73
第二款 本號解釋中合憲性解釋方法之運用 74
第三款 本號解釋評析 76
第四款 小結 79
第四項 司法院釋字第630號解釋 80
第一款 本號解釋概述 80
第二款 本號解釋中合憲性解釋方法之運用 81
第三款 本號解釋評析 83
第四款 小結 88
第三節 對刑罰法律效果為合憲性解釋 89
第一項 司法院釋字第687號解釋 90
第一款 本號解釋概述 90
第二款 本號解釋合憲性解釋方法之運用 91
第三款 本號解釋評析 93
第四款 小結 95
第二項 司法院釋字第775號解釋 95
第一款 本號解釋概述 95
第二款 本號解釋合憲性解釋方法之運用-部分違憲 96
第三款 本號解釋評析 97
第四款 小結 102
第三項 司法院釋字第669、790號解釋 102
第一款 司法院釋字第669、790號解釋概述 102
第二款 此二號解釋合憲性解釋方法之運用-立法不作為違憲 104
第三款 司法院釋字第669、790號解釋評析 106
第四款 小結 108
第四節 有關明確性原則之合憲性解釋-司法院釋字第777號解釋 109
第一項 本號解釋概述 110
第二項 本號解釋合憲性解釋方法之運用-部分違憲 110
第三項 本號解釋評析 112
第四項 小結 117
第五節 大法官對刑法為解釋之思考方式芻議 118
第一項 大法官過往之刑法解釋思考 119
第二項 將刑法解釋方法注入違憲審查體系之方法論 120
第三項 司法院釋字第791號解釋呈現之方法論思考 124
第一款 本號解釋理由書概述 125
第二款 本號解釋與本文構想比較 126
第四項 小結 128
第六節 本章研究所得 129
第四章 合憲性解釋與審查基準 133
第一節 違憲審查基準與刑法 133
第一項 違憲審查基準之類型 133
第二項 大法官對刑法所為合憲性解釋之審查基準 135
第二節 審查基準影響解釋結論之實際-通姦罪 137
第一項 司法院釋字第554號解釋之審查基準 137
第二項 司法院釋字第791號解釋之審查基準 139
第三項 得否將合憲性解釋運用在通姦罪 140
第三節 合憲性解釋與審查基準選擇之關連性 143
第四節 本章研究所得 145
第五章 結論 147
參考文獻 150
壹、中文文獻
一、專書
1.Bernd Rüthers著,吳越及丁曉春譯,法理學,2005年5月。
2.Julius Hermann von Kirchmann著,謝良駿、卓心雅、鄭景耘、李其陸合譯,吳從周審校,法學作為科學之無價值性,2019年9月。
3.Karl Larenz著,陳愛娥譯,法學方法論,1996年12月。
4.王兆鵬、張明偉、李榮耕,刑事訴訟法(下),4版,2018年10月。
5.王皇玉,刑法總則,五版,2019年8月。
6.王澤鑑,法律思維與案例研習,四版,2019年9月。
7.古承宗,刑法分則:財產犯罪篇,2018年3月。
8.甘添貴,刑法各論(下),四版,2015年4月。
9.甘添貴,體系刑法各論(第一卷),2001年9月。
10.吳庚,憲法的解釋與適用,三版,2004年6月。
11.吳庚、陳淳文,憲法理論與政府體制,六版,2019年9月。
12.李惠宗,法學方法論,三版,2018年9月。
13.林子儀、張文貞、黃昭元、葉俊榮,憲法:權力分立,三版,2017年9月。
14.林山田,刑法各罪論(上),五版,2006年11月。
15.林山田,刑法通論(上),十版,2008年1月。
16.林東茂,刑法綜覽,八版,2015年8月。
17.林書楷,刑法總則,四版,2018年10月。
18.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九版,2019年9月。
19.法治斌、董保成,憲法新論,七版,2020年3月。
20.徐育安,刑法上類推禁止之生與死,1998年9月。
21.張麗卿,法律與文學,二版,2016年3月
22.許澤天,刑法分則(上):財產法益篇,2019年9月。
23.許澤天,刑法分則(下)-人格與公共法益篇,2019年9月。
24.陳子平,刑法各論(上),四版,2019年9月。
25.陳子平,刑法各論(下),三版,2020年1月。
26.陳敏,稅法總論,2019年2月。
27.陳慈陽,憲法學,二版,2005年11月。
28.陳新民,憲法學釋論,九版,2018年7月。
29.陳樸生,實用刑法,十版,1985年3月。
30.黃國益,立法裁量與違憲審查,1999年5月。
31.楊仁壽,法學方法論,1989年5月。
32.蔡墩銘,刑法精義,二版,2007年3月。
33.盧映潔,刑法分則新論,十五版,2020年2月。
二、期刊論文
1.王士帆,違反緘默權告知義務之證據禁止-以德國法作比較觀察,政大法學評論,120期,2011年4月。
2.王怡今、錢建榮,不可能的任務-談檢察官對於妨害名譽罪之舉證責任,月旦法學雜誌,133期,2006年6月。
3.王勁力、廖欽福,論多元文化國文創產業與文化管制-以成人情色產業為例,月旦法學雜誌,255期,2016年8月。
4.王皇玉,2013年刑事法發展回顧:酒駕與立法之立法與實務判決,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3卷特刊,2014年11月。
5.王晨桓,失落的行政從屬性?-新修正刑法第190條之1的實然與應然,月旦司律評,創刊號,2018年9月。
6.王澤鑑,人格權保護的課題與展望(三)-人格權的具體化及保護範圍(4)-名譽權(上),臺灣本土法學雜誌,89期,2006年12月。
7.王鵬翔、張永健,論經濟分析在法學方法之運用,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8卷3期,2019年9月。
8.古承宗,刑法第190條之1的不法歸責與構成要件解釋,月旦法學雜誌,290期,2019年7月。
9.余振華,刑法上強暴脅迫概念之探討,警察法學,5期,2006年10月。
10.吳巡龍,刑事證據法入門:第一講-刑事舉證責任的分配,月旦法學教室,54期,2007年3月。
11.吳志光,刑罰的最後手段性與比例原則-簡評司法院釋字第六四六號解釋,台灣法學雜誌,114期,2008年10月。
12.吳信華,大法官釋憲「程序」與「實體」的交錯,月旦法學雜誌,226期,2014年3月。
13.吳信華,認事用法、法律明確性與聲請釋憲,月旦法學教室,209期,2020年3月。
14.吳信華,憲法審判機關與立法者,東吳法律學報20卷4期,2009年4月
15.吳信華,警告性裁判,憲政時代,17卷2期,1991年10月。
16.吳從周,台灣民法解釋學之發展現況-著重在本土判決實踐的印證,月旦民商法雜誌,30期,2010年12月。
17.吳耀宗,從德國刑法交通事故現場不容許離開罪看我國刑法肇事逃逸罪,軍法專刊,56卷6期, 2010年12月。
18.吳耀宗,準強盜罪之強制程度,月旦法學教室,118期,2012年8月。
19.李念祖,法官為司法審查的點石成金術──從釋字第177、371、407及617號解釋論審判中合憲性解釋的功能,月旦裁判時報,82期,2019年4月。
20.李念祖,禁止猥褻言論的定義魔障,台灣本土法學雜誌,89期,2006年12月。
21.李建良,空白刑法與法律保留原則—釋字第六八○號解釋,臺灣法學雜誌,164期,2010年11月。
22.李建良,基本權釋義學與憲法學方法論──基本權思維工程的基本構圖,月旦法學雜誌,273期,2018年2月。
23.李建良,論立法裁量之憲法基礎理論,臺北大學法學論叢,47期,2000年12月
24.李惠宗,法律隱藏漏洞的發現與填補之法理基礎-司法院大法官違憲審查實踐的觀察,月旦法學雜誌,185期,2010年10月。
25.李聖傑,侵害生命、身體法益之修法芻議,檢察新論,22期,2017年7月。
26.李聖傑,黑心食品所涉及的刑法思考-評析金華市金東區人民法院(二OO四)金東刑再初字第一號判決,月旦民商法雜誌,13期,2006年9月。
27.李聖傑,準強盜罪應該如何「準」-四十八年台上字第八七八號判例,月旦裁判時報,8期,2011年4月。
28.李聖傑,攜帶凶器竊盜的凶器概念,月旦法學教室,59期,2007年9月。
29.周漾沂,刑罰的自我目的性-重新證立絕對刑罰理論,政大法學評論,147期,2016年12月。
30.林志潔,散布猥褻物品罪與性道德的刑事規制-簡評大法官釋字第六一七號解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89期,2006年12月。
31.林志潔,誰的標準?如何判斷?─刑法第二三五條散布猥褻物品罪及相關判決評釋,月旦法學雜誌,145期,2007年6月。
32.林東茂,再論準強盜罪,東吳法律學報第20卷第3期,2009年1月。
33.林俊廷,司法救濟的終極擂台-大法官會議實務解析(一),月旦司律評,創刊號, 2018年9月。
34.林建志,迎接司法國的到來?以釋字748號解釋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8卷3期,2019年9月。
35.林慈偉,同性婚姻釋字後的通姦罪解釋及其因應:從司法院釋字第554號到第748號解釋,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7卷特刊,2018年11月。
36.林鈺雄,不自證己罪原則之射程距離-最高法院相關裁判之回顧與評釋,臺灣本土法學雜誌,93期,2007年4月。
37.林鈺雄,誹謗罪之實體要件與訴訟證明-兼評大法官釋字第509號解釋,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32卷2期,2002年3月。
38.法治斌,保障言論自由的遲來正義─評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五○九號,月旦法學雜誌,65期,2000年10月。
39.洪家殷,行政罰法:第二講-行政罰之法律原則及效力,月旦法學教室,86期, 2009年12月。
40.徐育安,傳統刑法理論與現代風險社會──以我國食安法爭議為核心,臺北大學法學論叢,104期,2017年12月。
41.張嘉尹,違憲審查中之基本權客觀功能,月旦法學雜誌,185期,2010年10月
42.張麗卿,食品犯罪中的攙偽或假冒-以富味鄉混油事件判決為中心(附談頂新判決),月旦法學雜誌,249期,2016年2月。
43.許宗力,憲法法院作為積極立法者,中研院法學期刊,25期, 2019年9月。
44.許恒達,抗議、靜坐與強制罪-評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九十二年度上易字第八一一號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27期,2014年6月。
45.許恒達,不明財產來源說明義務與不自證己罪特權的衝突,月旦裁判時報,83期,2019年5月。
46.許恒達,刑法法益概念的茁生與流變,月旦法學雜誌,197期,2011年10月
47.許恒達,累犯與處斷刑加重之裁量:評大法官釋字第775號解釋暨後續實務裁判,月旦法學雜誌,294期,2019年11月。
48.許恒達,散布私密照加重刑責之研議,月旦法學雜誌,241期,2015年6月。
49.許家馨,美國誹謗侵權法歸責體系初探―以歸責內涵及查證義務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154期,2008年3月。
50.許家馨,釋字第五○九號解釋應否適用於民事案件?─為最高法院新新聞案判決翻案,月旦法學雜誌,132期,2006年5月。
51.許澤天,公司負責人對於公司逃漏稅捐的刑罰與行政罰問題-釋字六八七號後有關犯行參與論的學理續造,東吳法律學報,26卷1期,2014年7月。
52.許澤天,尊重病人拒絕醫療意願的中斷治療可罰性─法務部104年6月26日法檢字第10404502880號函釋的檢討,檢察新論,21期,2017年1月。
53.陳子平,刑法第二三五條散布猥褻物品等罪之合憲論與違憲論(下)—釋字六一七號解釋與日本實務及學說,月旦法學雜誌,157期,2008年6月。
54.陳俞沛、陳豐年,從死亡保險觀點論拒絕醫療權,成大法學,38期,頁62,2019年12月。
55.陳英鈐,對於無力生活者差別待遇的「較嚴格審查」,月旦法學教室,115期,2012年4月。
56.陳愛娥,大法官憲法解釋權之界限-由功能法的的觀點出發,月旦法學雜誌,42期,1998年11月。
57.陳愛娥,行政法學的方法-傳統行政法釋義學的續造,月旦法學教室,100期,2011年2月。
58.陳愛娥,憲法基本原則-第一講,導論:憲法、國家、社會與憲法學,月旦法學教室,9期,2003年7月。
59.陳愛娥,憲法解釋、立法與普通司法的權限互動:評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六二七號解釋──以司法院大法官的論述方式為檢討重點,月旦法學雜誌,148期,2007年9月。
60.陳新民,最高法院的覺醒—由提出王光祿釋憲案所引發最高法院提出釋憲案的制度與原住民權益保障的法制問題,政大法學評論,155期,2018年12月。
61.黃惠婷,強盜擄人勒贖罪結合罪與特殊中止犯,台灣法學雜誌,306期,2016年10月。
62.黃朝義,起訴卷證併送與法庭權責不明下實施交互詰問之省思,月旦法學雜誌,66期,2000年11月。
63.黃朝義,販售猥褻光碟片構成犯罪與否之判斷基準─從新北地院一○二年度簡上字第七號判決與釋字第六一七號解釋論起,月旦法學雜誌,223期,2013年12月。
64.黃舒芃,比例原則及其階層化操作-一個著眼於司法院釋憲實務發展趨勢之反思,中研院法學期刊,19期,2016年9月。
65.黃榮堅,不能駕駛與肇事逃逸,台灣本土法學雜誌,7期,2000年2月。
66.黃榮堅,刑法妨害風化罪章增修評論,月旦法學雜誌,51期,1999年7月。
67.黃榮堅,棄權又越權的大法官釋字第六一七號解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89期,2006年12月。
68.楊雲驊,刑事上訴第三審採「嚴格法律審兼採上訴許可制」的疑慮,月旦法學雜誌,282期,2018年11月。
69.楊雲驊,新法下檢察官的舉證責任及法院的調查義務-評最高法院九十一年度第四次刑事庭會議,月旦法學雜誌,89期,2002年10月。
70.廖元豪,美國憲法學對臺灣憲法實務與理論之影響-以方法論為重心,月旦法學教室,100期,2011年2月。
71.廖元豪,適用上違憲與合憲性解釋,月旦法學教室,143期,2014年9月。
72.劉定基,被遺忘的言論自由-論網咖相關管理措施的合憲性,憲政時代,36卷4期,2011年4月。
73.劉靜怡,言論自由:第五講-言論自由、誹謗罪與名譽權之保障,月旦法學教室,37期,2005年11月。
74.劉靜怡,誰是亟須解放者,台灣法學雜誌,271期,2015年5月。
75.蔡聖偉,妨害秘密罪章的新紀元(上),月旦法學雜誌,70期,2001年3月。
76.賴英照,歷史解釋法的強制與疏離,檢察新論,21期,2017年1月。
77.薛智仁,刑法明確性原則之新定位:評介德國聯邦憲法法院之背信罪合憲性裁定,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4卷2期,2015年6月。
78.薛智仁,肇事逃逸罪之合憲性-評釋字第777號解釋,月旦裁判時報,92期,2020年2月。
79.謝煜偉,當弦外之音成為主弦律-評釋字第775號解釋兼論解釋公布後之量刑新趨勢,月旦法學雜誌,294期,2019年11月。
80.謝煜偉,罪刑相當原則與情節輕微條款,月旦法學教室,209期,2020年3月。
81.謝煜偉,論虛擬兒童色情的刑事立法趨勢-誰的青春肉體不可褻瀆?,月旦法學雜誌,186期,2010年11月。
82.羅承宗,論凌辱性遊戲的法律課題,科技法律評析,6期,2013年12月。
83.蘇永欽,夏蟲語冰錄(一一五)-立法不作為的憲法審查,法令月刊,68卷8期,2017年8月。
84.蘇俊雄,論刑罰與行政刑罰及及行政罰之範疇界限-評最高法院八十九年度台非字第八七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73期,2001年6月。
三、專書論文
1.Peter Lerche著,陳顯武譯,憲法判決實務的風格與方法,載於德國聯邦憲法法院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上冊),2010年10月。
2.古承宗,危險的電子遊戲場?-評析大法官釋字第646號解釋,載於氏著,刑法的象徵化與規制理性,二版,2019年4月。
3.吳煜宗,立法不作為的憲法訟爭性,收於廖福特主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六輯),2009年7月。
4.李鴻禧,司法審查制度之異質移植,載於氏著,違憲審查論,四版,1990年10月。
5.李鴻禧,美國司法審查制度之虛像與實像(二),載於氏著,違憲審查論,四版,1990年10月。
6.林子儀,司法護憲功能之檢討與改進,載於氏著,權力分立與憲政發展,1993年4月。
7.許宗力,違憲審查程序之事實調查,載於氏著,法與國家權力(二),2007年1月。
8.許宗力,談言論自由的幾個問題,載於台灣憲法之縱剖橫切,2002年12月。
9.陳志輝,論肇事逃逸罪之保護法益-兼淺論本罪之合憲審查,載於刑事法與憲法之對話-許前大法官玉秀教授六秩祝壽論文集,2017年3月。
10.陳新民,立法者的「審慎義務」與釋憲者的「填補」任務,載於劉孔中、李建良主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1998年6月。
11.湯德宗,違憲審查基準體系建構初探-「階層式比例原則」構想,載於廖福特主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六輯),2009年7月。
12.湯德宗、吳信華、陳淳文,論違憲審查制度的改進-由「多元多軌」到「一元單軌」的改制方案,載於湯德宗主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四輯,2005年5月。
13.黃常仁,「困頓新法」-論刑法第一八五條之四,載於東吳大學百年校慶紀念論文集,2000年11月。
14.黃舒芃,「價值」在憲法解釋中扮演的角色-從釋字第617號解釋談起,載於廖福特主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六輯)(上冊),2009年7月。
15.楊子慧,淺論德國法上之警告性裁判,載於法律哲理與制度(公法理論)—馬漢寶教授八秩華誕祝壽論文集,2006年1月。
16.蘇永欽,合憲法律解釋原則-從功能法上考量其運作界限與效力問題,載於合憲性控制的理論與實際,1994年5月。
四、學位論文
1.林佳儀,猥褻、性與道德-由晶晶書庫案之爭議談起,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6月。
2.許珍慈,台灣司法審查導向的憲政主義-兼論對中國大陸建構憲政主義的政策意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6月。
3.陳俊元,以法益之觀點論刑法第231條之處罰基礎及構成要件,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5月。
4.陳家彥,析論刑法肇事逃逸罪中「致人死傷」之要件定位及其競合問題,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7月。
5.黃佳彥,論刑法第一百九十條之一保護法益─從刑法機能角度觀察─,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
6.楊立俞,性交易管理法制之研究-以社會秩序維護法相關規定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年8月。
7.楊智涵,彰顯憲法與尊重立法之間—美國司法裁判方法的借鏡,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7月。
8.楊駿賢,交通肇事逃逸罪之適用難題與違憲爭議,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7年7月。
9.鍾宏彬,法益理論之憲法基礎,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7月。
10.藍偉銓,論憲法法院對專業法院裁判之審查權限-以德國「裁判憲法訴願」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8年5月。
貳、外文文獻
一、專書
1.宍户常寿,憲法解釈論の応用と展開,2版,日本評論社,2014年7月。
2.大石真,日本国憲法,放送大学教育振興会,2009年2月。
3.長谷部恭男,憲法,6版,新世社,2014年12月。
4.新正幸,憲法訴訟論,信山社,2008年2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